关于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关于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赵秀杰

(伊春市上甘岭区防火办,黑龙江伊春153032)

摘要:近年来,妇联组织积极运用社会化、市场化、项目化手段,找准位置,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拓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领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利益的新路子。本文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进措施上进行思考,以期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关键词:妇女组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组织上隶属于党群系统,在资源配置上依靠政府,决定了妇联组织拥有天然的政治优势,被赋予极高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威望。同时,妇联组织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得到了各阶层妇女的认同和信任,在人民群众心中具有高度的信誉度和公信力。因此,做好妇女群众的工作,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党和政府对妇联组织的期望。

妇联组织代表的是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群体利益,长期以来致力于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关心同情弱势妇女,在工作中与妇女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鱼水关系。又由于妇联组织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妇女群众,对妇女的需求了如指掌,因此提供的服务更有针对性,而自身的公益性特征也决定其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广大妇女愿意到这里寻求帮助。

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

1、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定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团体,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倾向,面对党提出的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一些妇联组织还不能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理不清转变政府职能与发挥自身职能有什么内在关系,常常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要么胡子眉毛一把抓,党和政府干什么就赶紧跟着干什么;要么墨守成规,只等待党和政府发号施令,把握不好工作尺度。这些在深层次上制约着妇联组织职能的发挥,从根本上影响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进程。

2、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思路还很模糊,还习惯于原有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机制,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参与还是以协助政府管理为主、自主参与为辅,面对机遇,思路不开阔,敏感度不够,经常错失参与的机会。尽管也力求在参与管理和服务上有所作为,但由于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局限性,在参与上办法不多、动作不大、效果不明显,真正进入决策参与的层面力度还有限。

3、妇联组织的网络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虽然妇联组织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但这个网络自身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目前,因为机构精简,基层的妇联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妇联工作出现弱化、边缘化的趋势。又由于妇联组织对一些横向组织工作指导不够,工作还缺乏一定的渗透力,与多种职业的女性社会团体联系紧密度还不够,使一些横向网络作用发挥不突出。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妇联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

4、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妇联组织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这使得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时,经常拿不出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最终影响了参与职能的发挥和参与的效果,影响了妇联组织参与的效率和社会信任度。同时在参与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做指导,在项目管理上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妇联组织参与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进措施

1、强化协同意识,找准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定位“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说明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导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定位就是起协同作用。政府掌握公共权力,拥有大量公共资源,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全面负责构建社会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只能是有限的、有序的参与。因此,妇联组织应把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参与和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服务工作。

2、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社会管理成效项目化运作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手段。要采取政府委托、妇联承担的模式,积极争取政府的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如就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妇女职业培训等。要重点打造品牌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如针对下岗妇女问题,举办再就业技能培训班,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等。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管理机制,建立项目承接机制,完善项目合作机制,规范项目的管理,有效提升妇联工作整体水平。

3、加强组织服务功能,扩大工作渗透力目前,我国妇女在社会构成、职业分布等方面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现有的各类女性社团都存在着辐射力不够强、工作渗透力不够等问题,妇联应在纵向组织体系基础上,加强对横向网络的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妇女志愿者队伍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同时,要积极探索妇女组织与广大妇女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畅通妇女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

4、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管理能力要积极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妇联组织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妇联组织从观念到工作方式、工作能力有相应的改变和提高。要培养妇联干部的专业意识,从思想上改变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确立服务的理念;要加强妇联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管理方面的新生力量,对原有的队伍要开展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学习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妇联干部的专业化水平,为提升妇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供人才保障;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及时了解广大妇女的需求,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论农村民间妇女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及发挥——以德宏州景颇族女子护村队为例[J].普永贵,岳早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2]反家暴政策制定中民间妇女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以陕西妇女研究会为例[J].杨柯.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