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况研究

/ 2

包头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况研究

张亚琼1陈学军2任美英3

张亚琼1陈学军2任美英3(1包头医学院014040;2包头市中心医院014040;3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4010)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HB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经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等方式[1-3]。目前没有治愈乙肝的特效药,乙肝病程迁延,愈后差,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它是除吸烟以外导致人类癌症的第二种严重的疾病。乙肝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它分布十分广泛,在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60亿人口中,有1/2人口生活在HBV高流行地区,约有20多亿人证明曾感染过HBV,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以下简称HBsAg)携带者约有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4]。因此,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型别,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被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为了控制和降低居民乙肝患病人数,提高乙肝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可通过调查普及乙型肝炎防治知识,降低全人群乙型肝炎的患病率,因此对包头市市区及周边3区4乡镇进行了乙型肝炎患病现状及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在包头市3区4乡镇(市、区)范围内,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充分考虑抽样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抽取在包头市内居住半年以上的0~5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在包头市3区4乡镇范围内,抽取1个区和1个乡,抽到的区作为城市调查点,抽到的乡作为农村调查点;在抽到的区、乡中分别抽取3个街道或2个乡镇;在每个抽到的街道、乡镇随机抽取1个居民委员会或1个村民委员会,作为调查现场;在每个调查现场按照0~4岁、5~14岁、15~59岁年龄组,分别以村庄、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抽样,抽取足够的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对每个调查对象按统一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低温保存,检测相关指标。(3)检测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试剂采用厦门英科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录入EpiData3.1数据库后,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论

一)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1950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间出生、本地居住超过半年的包头市常住人口1321人。其中城市人口658人,农村人口663人;0~4岁组254人,5~14岁组393人,15~59岁组674人;男性641人,女性680人。

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1、不同地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

本次调查的1321人中669人有明确的乙肝疫苗接种史,平均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64%,城市人群接种率(50.46%)与农村人群接种率(50.8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018,P=0.912)。

2、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

随着年龄增大,接种率逐渐下降,年龄组越小接种率越高,各年龄组间接种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16.736,P<0.001)。按儿童组(<15岁)和青少年成人组(≥15岁)分组统计,15岁以下儿童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647名被调查者中有明确接种史者489人,平均接种率为75.58%;15岁~以上青少年成人组接种率较低,674名被调查者中有接种史者180人,平均接种率为26.71%;儿童组平均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青少年成人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315.455,P<0.001);其中儿童组中1~4岁组接种率(78.35%)与5~14岁组(73.79%)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734,P=0.191)。

三)HBV感染标志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1、乙肝血清总感染状况

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标本1321份,有效检测血清标本1321份,其中男性641份、女性680份,男女比为1:1.06。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5.45%,抗-HBs阳性率为58.29%,抗-HBc阳性率为23.69%,HBV总感染率为39.89%。被调查行政村间的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721,P=0.445);但被调查行政村间HB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3.246,P<0.001),人群中HBV感染率最高的为恩和小区委会的61.36%,最低为仓福窑村,为30.72%。

2、城乡分布

按城市和农村两个地区统计,本次共调查城市居民658人,农村居民663人,城乡人口比为1:1.01,城市人群HBsAg阳性率为5.17%,农村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3%,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204,P=0.717);抗-HBs阳性率城市人群(64.44%)高于农村人群(52.19%),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0.385,P<0.001);HBV感染率城市人群(32.67%)低于农村人群(47.0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8.495,P<0.00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79-88.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HepatitisB.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Sheet204.

(RevisedOctober2000)[R/OL][2006-01-01]WHOWebsite.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inhtml.

[3]JohnTJ,CooksleyG.HepatitisBvaccineboosters:isthereaclinicalneedinhigh

endemicitypopulations?[J].JGastroenterolHepatol,2005,20(1):5-10.

[4]JulianBilous,StevenWicrsma.世界卫生组织乙型肝炎控制目标和策略,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06.25.31(3):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