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张中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张中敏

张中敏曹鑫皮文凯朱建峰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市峰峰矿区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056200)

摘要:一体化运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调控的效率,实现电网调控的最优化工作。因此,电力技术人员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落实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研究工作,且在有效的建设方案支持下,增强系统适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调度及设备运行监控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此期间,也需要加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实践应用效果评估,以便为系统性能优化其实践应用范围扩大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监控技术

引言

注重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提升电网长期使用中的调度水平,并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行监控效果,促使电网运行风险得以下降,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中生产效益的逐渐增加。

1实施调控一体化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调控一体化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它并不是一般的管理模式,它是整个变电行业一个新改革的开始,无论是生产管理、组织方式还是运行维护等。它的出现实现的不只是各种设备上的变化。对于国网公司来说,一定会对其做出各种要求,只有存在好的规划才能使国网获得更好的发展。

2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

2.1系统建设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保持其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需要在该系统建设中遵循相关的原则,且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优化系统建设方案,可以确保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有效性。该系统建设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具体包括:(1)科学的管理原则。在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确保电网运行中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全面提升电网调度及设备运行监控的科学管理水平;(2)有效的技术原则。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统一的规范、标准及规划支持下进行,并确保该系统实践应用中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之相关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增强系统长期运行中的性能可靠性。

2.2系统建设目标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当前形势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目标为:资源的有效整合、协调统一,且在科学的管理原则要求下,逐渐形成符合电网调度及设备稳定运行的创新管理模式,促使电网实践过程中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同时,该系统作用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效果显著,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及高效运行。在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系统建设可靠性要求。这些要求包括:(1)注重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合理设置。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可靠性,需要结合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特性,采用冗余配置方式为系统相关的数据采集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实现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合理设置;(2)优化系统内重要设备的工作性能。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其中的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实现软件功能与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而为系统故障的快速处理提供技术支持;(3)为了实现备份数据的高效利用,应注重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数据备份;在确保数据一致性的过程中,应在集中管理方式的支持下,确保系统数据的存储有效性。同时,应增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保持其良好的服务功能。

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

3.1对电网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升级

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在建设初期要确保具有同一的管理方式,要制定出较为科学的参考指标,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具有比较好的可操作性以及可互换性。另外,在建设电网调控一体化过程中要进行人员的有效配置,要按照电力方面的相应标准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对于主网来说,由于其具有比较多的变电装置和输电电缆,所以需要加强管理,否则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造成主网线路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加强管理,科学的配置工作人员,同时要通过定期的培训教育来加强员工能力培养,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来奖励优秀员工、淘汰不合格员工。

3.2实施技术

从专业技术角度来分析,要想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点,开放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较强的拓展性,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满足各个设备之间的集成。第二要点,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在电网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安全保障工作时,必须要设置防火墙,以防止电网系统遭受到入侵。第三要点,可维护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就需要维护和升级电网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第四要点,多态化。多态化主要是针对其运行来进行的,这样才能保障系统运行时可以处于多种状态,比如:规划态,调试态、及时态等等。

3.3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为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

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就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建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北京的高校集中、人才集聚,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达到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同样的,电网控制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技术和设备只有在有人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人才可以把技术和设备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生产力,帮助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实现完备的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部门之间人员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实际能力,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能力水平,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员的水平,促进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发展。如果相关人才有些欠缺,还可以通过向外学习等方式,外派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掌握关于电网控制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应用到本职工作上。除此之外,专业性人才一定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恪守工作本分工作,认真负责,不做不利于工作的事情,不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和企业的利益。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结语

我国电网调控一体化是发展趋势,企业应该给予智能、高效的电网调控一体化充分的重视,并充分应用到企业发展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是现代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现代电力企业在一步步地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茹.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59-61.

[2]何新华.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