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杨海滨

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养殖禽畜,现阶段,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禽畜养殖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深刻探讨养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禽畜养殖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畜养殖;防疫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禽畜养殖防疫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工作质量,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实际质量,而且与人民的生命安全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应高度重视禽畜养殖的防疫工作。

1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养殖户对防疫工作认识不到位

我国禽畜养殖业缺乏相对正规、大型的禽畜养殖企业,大多数为小型的、家庭作坊式的养殖散户。这样的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的实际质量,因为我国的禽畜养殖散户大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禽畜养殖防疫工作存在认识不足,因此往往出现早期禽畜疫苗接种工作不及时,后期出现严重疫病症状和财产的损失。

1.2防疫从业人员的问题

禽畜防疫从业人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禽畜防疫从业人员流失速度与数量过多。主要是由于薪酬福利、社会地位等过低导致;二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大,使得行业内的整体学习能力过低,与行业不断提高标准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相关人员认为其工作是编制内的,是“铁饭碗”,因此在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积极性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惰性。正是这些主观以及客观因素,制约着禽畜防疫工作的发展,进而为畜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1.3病死动物处理不科学

我国禽畜养殖中另一个显著问题是对病死动物的处理不科学,由于养殖散户对防疫工作认识不到位,导致禽畜养殖者在处理病死动物尸体时,大多选择简单掩埋或进行简单的2次加工再售卖。简单的掩埋不仅不能阻止疫病大范围传播,而且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相关病原体的变异,使疫病的危害更加严重;而病死动物的售卖更是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1.4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不强

在某些镇,农民是禽畜养殖的主体。然而一些客观因素导致许多农民的防疫意识比较低。一方面,在禽畜出现疾病的情况下,为了节省医药费可能放任不管或是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一些农民为了养殖的方便或是提高经济效益,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以及其它药品,使得禽畜防疫的工作难度增大,这些都将对基层禽畜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改进措施

2.1注重场舍的选择

为充分提高禽畜养殖防疫工作的实际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禽畜养殖企业的现状,减少家庭作坊式的禽畜养殖散户,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禽畜养殖企业的规模。大型、正规的禽畜养殖企业应有效规避养殖散户防疫中出现的弊端,尤其是在禽畜养殖场舍地址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实际养殖的禽畜生长适宜的环境要求以及相关疫病的发生条件,选择远离村庄、道路和水源地的地址,并且充分保证场舍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最大程度地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保证禽畜的良好生长。

2.2提高检疫的深度、广度以及科技含量

应对禽畜种类以及禽畜疾病数量增多问题的最佳之策便是提高检疫的深度以及广度。通过全方位覆盖的检疫体系使得各类禽畜、各种疾病都能够被覆盖。通过建成这样的防疫体系,才能够使防疫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完成这一工作,需要农业、卫生、畜牧以及财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之间利用技术以及资源优势为这一“保护伞”提供所有可能的资源。另外,由于一些疾病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且其对人类健康的破坏性又相当大,因此,提高防疫技术的科技含量也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所有检疫人员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检疫技术,同时加强相关技术的引进以及使用。只有利用科技的力量,并通过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使禽畜防疫工作走上正途。

2.3解决从业人员的相关问题

首先,从根本上着手解决从业人员大量流失的问题。根据其工作性质、数量等进行总体考核,合理地提高其薪酬福利以及社会地位,使其能够对禽畜防疫工作产生一种归属感、荣誉感;其次,解决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问题。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退休政策,使得大龄从业人员能够隐退;另一方面加强引进“新鲜血液”,这样才能提高行业的整体学习能力,进而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从工作态度以及积极性的角度来考量,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仆人,要时刻为人民服务。只有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才能够从根本上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解决主观观念的问题,为禽畜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及时开展免疫工作

禽畜养殖的免疫工作大抵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场舍和其他用具的消毒杀菌工作,另一部分是养殖禽畜的疫苗接种和饲养管理工作。这2部分工作决定了实际免疫工作的具体质量,所以为保证我国禽畜养殖免疫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切实提高这2部分工作的实际效率。在场舍建设完成后,应先对场舍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以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2.5加强对养殖户相关知识的普及

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能够大幅度减小基层的禽畜防疫工作的压力。因此,相关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对知识的普及范围以及普及的力度,使得相关的养殖户对于禽畜防疫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能够在行动上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只有政府以及民间形成联动体系,才能将禽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2.6加大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向广大养殖户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自觉性,主动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2.7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治网络体系,加大禽畜防疫密度

同时还要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疫苗的稀释及保存、使用方法、注射部位等方面的知识,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防疫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2.8当地政府可以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

与防疫员和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和防疫质量,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内容,对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奖罚。另外对动物防疫工作要进行属地管理,明确防疫员的责任和义务。

结语

禽畜养殖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禽畜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所以必须重视禽畜养殖防疫工作。通过科学的制度制定,确保防疫工作有专业的防疫人员负责,及时做好厩舍的清洁、消毒杀菌工作,从禽畜养殖防疫工作的细节入手,不断更新和提高我国禽畜养殖防疫技术,并通过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相关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我国禽畜养殖防疫工作的实际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霞.基层禽畜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现代农村技,2015(14):42.

[2]韩志军.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9):44-46.

[3]周学海.浅谈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13(20):162-163.

[4]郭有长,洛金德,闫生荣,等.新形势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探讨.中国动物检疫,2014,23(9):25,36.

[5]孙景云,杨红彦.浅谈加强乡镇禽畜养殖小区的防疫监管.科学种养,2013,1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