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霞孙彦奇张芹芹(通讯作者)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造成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52例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患者中,49例患者肺部感染得以成功控制,顺利撤离呼吸机,2例患者因为原发病加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因为家属放弃治疗,而拔除了气管插管。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严密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对不必要的雾化吸入和吸痰尽可能的减少,同时给予患者精细的整体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护理

在ICU临床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很多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安全,常常需要通过机械通气进行辅助呼吸。但是由于ICU中环境较复杂,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患者长时间卧床,自主排痰不理想等情况的影响,使得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较大[1]。肺部感染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麻烦,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2]。本研究旨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ICU共收治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从25岁到81岁,平均为(48.3±4.31)岁,机械通气时间为11天到58天,平均为(27.1±2.7)天。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征象,例如肺部湿罗音、黏稠痰液、发热等情况,机械通气方式为:11例患者经口插管,15例患者经鼻插管,其余26例患者为气管切开。

1.2护理措施

对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械通气患者,其主要护理措施为:①加强基础护理,例如至少隔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可实施交替翻身。在翻身的同时,可使用弯成杯装的手掌对患者背部的引流部位,从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堆积,促进有效吸痰;②吸痰护理:有效的吸痰能够有效防止分泌物坠积,从而预防肺炎、肺不张的发生。选择合适尺寸的吸痰管尤为重要,如果过细,可能造成吸痰不顺,但是如果过粗,则可能因负压过大,造成低氧血症或肺不张,同时也增加了支气管创伤的风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吸痰时候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吸痰时,应该边旋转边吸引,动作轻柔,避免长时间吸痰,一般建议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后应该使用纯氧讲氧浓度调整到吸痰前水平;③口腔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候,应该根据口腔PH值选择相应的清洗剂,PH值中性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或者2%左右的双氧水,PH值酸性的患者使用2%NaHCO3,PH值偏碱性的患者使用2%左右的硼酸液。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含多黏菌素E、妥布霉素或者两性霉素B之类的非吸收性抗生素进行预防。出现胃内容物潴留的患者应及时停止进行鼻饲,避免发生反流而造成吸入性肺炎;④气管导管护理:对于各类插管进行妥善固定,防止脱落,避免上下滑动而造成气管粘膜的损伤。导管套囊充气适当,防止因套囊压力过高对气管黏膜的血液供应造成影响。每天更换两次气管切口周围的纱布,保持其干燥。对于使用金属套管的患者,应尽量每4h更换一次,并严格消毒;⑤气道护理:由于呼吸机使得气流绕过了大部分上呼吸道,减少了人正常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加湿,机械通气本身的通气量增加,都可能造成下呼吸道水分丢失严重,黏膜干燥,分泌物也变得粘稠,不利于痰液排出。有效的湿化、雾化甚至冲洗尤为重要,当患者出现痰液粘稠时,应先向气管内注入湿化液,再进行吸痰,定期给予患者雾化治疗,雾化液里可以加入适当的抗生素,雾化后的抗生素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局部炎症,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⑥呼吸机的护理:严格消毒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严格执行专人专用,在酒精湿纱布擦拭外机的同时,配合紫外线照射消毒,呼吸管道回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湿化器应该干燥后再使用,每天清洗更换空气过滤网,保证储水瓶处于较低水平,防止倒流。

2结果

纳入研究的52例患者中,49例患者成功控制肺部感染,顺利撤离呼吸机(临床总有效率为94.2%),2例患者因为原发病加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因为家属放弃治疗,而拔除了气管插管。

3讨论

ICU的病房中,由于集中了较多存在各式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空间相对狭小,使得交叉感染的几率增加[3]。而同时,由于ICU患者常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更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4]。因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多处于昏睡或者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进入肺部,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气管插管又对机体气管黏膜的天然屏障产生了破坏作用,下呼吸道失水、排痰不畅、分泌物干结等因素都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5]。肺部感染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疾病的康复,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延长了患者的带机时间。如何做好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护理,一直是护理临床研究的重点,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护理措施,在重视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各种体疗护理,使患者获得各方面良好的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6]。

本研究结果显示:52例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患者中,49例患者肺部感染得以成功控制,顺利撤离呼吸机,2例患者因为原发病加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因为家属放弃治疗,而拔除了气管插管。

综上,全方位管理、严密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减少不必要的雾化吸入和吸痰,同时给予患者精细的整体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对策[J].医药与保健,2015,(03):119-119

[2]李娟.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216-216,217

[3]王晓娜,何珊,范军.ICU使用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192-193

[4]马素兰.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4,(23):56-57

[5]李玉霞.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1):57-58

[6]曹炎华,侯瑞莲.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3):224

通讯作者:张芹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