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技术措施

张安领曹明明

东营华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东营市257500

摘要:建筑节水技术和措施涉及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各个方面,建筑节水各方面的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必须把建筑节水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应合理配置节水器具和水表等硬件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节水效益这一切都给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目前节水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水技术,而是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人们良好的用水习惯。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工程增强节水的意识,介绍了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节水技术;措施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短缺早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城市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还继续存在。当前社会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情况不容小觑,因其已开始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国民生计。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水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致使建筑用水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为倡导节约用水,不能忽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合理规划,在强调供水安全卫生的同时,尽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一、建筑节水的意义

水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宝贵资源,但可供人们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在地球总水量中仅占极微小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水资源日益匮乏,但我国城市生活用水却呈逐年递增,城市生活用水绝大多数为民用建筑用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担负着为各类建筑提供用水保障的任务,因此如何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建筑节水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须考虑的问题。节约建筑用水对于缓解城市生活用水紧张状况乃至水资源匮乏状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增强节水的意识

节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保证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已经将节约用水上升为基本国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为节约用水提供了保障,并运用价格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全民节水,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推进节水工作还应加大节水知识和观念的宣传,促进全民节水意识的提高,只有公民的节水意识增强了,摒弃了那种“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更好的推进节水工作在全民中开展。同时也要求各行业普遍开展节水宣传,开展各种讲座、论坛研讨节约用水,如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建筑节水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建筑节水的政策导向、产业导向、舆论导向、市场导向等有关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发起了“践行节水装饰,共创节水型社会”的倡议;签署了《中国建筑装饰节水宣言》。这些对于相关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实践节水承诺,使节水意识更加全面的深入人心,从而将对构建全民节水的节水型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建筑给排水中的水量浪费分析

目前,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资源的浪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超压出流造成浪费;卫生设施和配水器具造成浪费;中水回用率不高造成浪费;雨水综合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管道、阀门及其他给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费。很少浪费水资源的情况都是由于建筑给排水中的设计不当而引起的。因此为最大程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水目标,就要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现阶段建筑节水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科学设计给水系统,加强用水管理和计量,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二是研发和推广高效节水器具,提高水器具用水效率;三是重点推广新型节水卫生器具、设备的应用,四是合理开发利用中水、分质供水。在建筑节水工程设计中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1.新型管材的使用。由于以往人们使用的生活给水管道都是镀锌钢管,这种管道容易被氧化,导致水质污染,长时间使用还会发生漏水现象,给人们的供水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为解决这些供水问题,各种不同的新型给水管材不断涌现,设计人员选择管材的空间也由此增大。新型给水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AGR给水管,PP—R管等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充分利用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合理分配使用市政管网余压。对于采用市政直接供水部分楼层可采用分区供水或配置新型供水设施,节约部分加压能源,进而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对于城市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不能满足住户的供水压力要求的区域,应采用升压系统供水。

3.采取减压措施。由于市政给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中往往会出现稍微误差,致使某些生活给水系统的区域按照规范和规定进行竖向分区后,部分卫生器具存在配水点水压偏大,超压溢流等问题。由于因超压出流导致的水量较小,不易引起人们的察觉和认识,所以这部分水量一直存在隐形浪费情况。在给水系统中对卫生器具进行减压限流来降低配水点的水压,并合理配置如减压阀,节流塞和减压孔板等能将控制水压在限定要求内,减小超压出流的减压装置。除此之外,也可将节流塞或调压孔板设置在进户管处和水表前来实施减压,降低因超压而引起的出流量。

4.节水设备的推广。通常水的最终使用单元是卫生器具和配水设施,因此,其节水性能对建筑节水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节水设备的使用和大力推广在实现建筑节水方面不容忽视,也是实现建筑节水诸多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一是节水型便器的推广,我国正推广一种冲洗水箱为有压水箱的坐便器,其冲洗清洁度比一般水箱高40%左右。它的工作原理为直接利用给水管道中的压力来压缩水箱中的空气,提升水箱中水的压力。由于水箱中水的压力增大,冲洗时,水便可对大便器进行高速冲洗。二是推广节水型淋浴设施,市场上出现了恒温式淋浴器,它可以事先设定温度,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来调节热水和冷水,并可瞬间回复至原来设定的温度。并在淋浴上安装淋浴连接阀。淋浴连接阀对于具备水压的淋浴设备来说,是理想的节水节能配件。当“膨化”水由花洒喷出时,仍具有大面积淋洒,在满足同样舒适度的情况下,节水节能高达70%。三是建设中水工程污水回用,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我国建成了中水试点工程后,各地尤其是缺水地区的建筑及小区也纷纷建立中水工程以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状况。一些地方还出台了专门的法规和措施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必须建设中水工程,且中水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能用于作为中水水源的建筑排水通过中水系统的收集、处理并回用到冲洗、浇洒、灌溉、园林、景观、绿化等非饮用水范围,既节约了用水,保护了环境,又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中水的利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促进水的循环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建筑及小区节约用水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

建筑节水工作涉及到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潜力很大,建筑节水各方面的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必须把建筑节水节能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抓,加强节水节能的科学管理,重视人的意识对于节水的重要性,把节水放到重要的位置,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开展节水节能工作,获得最大的节水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雪华.浅谈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措施[J].西南给排水,2013(4):28-29

[2]岳秀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付婉霞.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水技术对策分析[J].给水排水,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