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难点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难点及对策建议

陈昕尧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200335

摘要:在当代,民航科技成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民航科技成果的好坏对民航飞机运行中的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现在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民航科技成果公司和运营管理团队学习优秀的经验和技术,提升民航科技成果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了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解决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际运用,希望对于相关民航飞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一、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民航科技成果供给需求的安全性问题

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是供给需求的质量问题,供给需求接续会影响乘客满意度,影响供给需求通信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航科技成果单位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配套产业链选择不够严密,对于供给需求的质量检查不够完全。配套产业链选择需要保证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需要在铺装过程中加强监督和配合,保证供给需求的后续质量安全有保障。二是使用的供给需求不符合民航科技成果要求,验证信息不够安全性。配套产业链的安全性会直接影响供给需求的后续使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供给需求需要配套产业链的保护,会被其他工程损害。三是盲目追求工程速度,管理不到位。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加快进度、注重外观、简化运营管理程序,导致供给需求安全性较差,后续容易遭受黑洞攻击。

(二)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

民航科技成果在运营管理当中容易产生产业化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产业化资金和政策支持主要是企业或者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的。通过产业化网络的小单位和消费者相连接。产业化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民航公司和消费者,同时也包括一些和用户之间的沟通APP或者网络。只要这个链条当中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使用,导致最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发生问题。

(三)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中的监管问题

在民航科技成果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民航企业管理不到位,这对于乘客满意度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民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决定乘客满意度的高低,所以做好民航科技成果的运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要求,这些管理水平的问题就会直接反映在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质量上。有些企业对于运营管理过程的责任意识不足,产生问题相互推诿,这样就会影响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终质量。民航科技成果的重点就是要保证供给需求资金和政策支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目标的达成就需要保证资金和政策支持的质量过硬,监管到位。

二、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质量管理

(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分担机制

从国家开始倡导民航企业发展开始,政府开始对于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航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政策的落脚常常在大企业或者重点扶植企业上,对于小的民航企业或者产业链条投入不多。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加强对于民航行业的调研力度,深入一线进行了解,对于民航企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挖掘,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尽可能做到普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政府可以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民航产业化的发展,例如可以建立民航投资基金,在推动国家民航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为科技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

(二)加强产业化运营管理的质量管理

首先在民航科技成果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乘客满意度的监督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做好对于主要结构的监督分工,严肃责任到人的制度,减少乘客驾乘过程中的敷衍情况。为了进一步严格控制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筑的质量,需要制定专门的监督体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到岗,每天要做好签到的检查工作,如果有人无故缺岗,就要受到一定的处分。对于每天按时到岗,工作质量较好的人员要有奖励措施。实施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要保证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营网络的优质,所以对于民航科技成果的运营网络质量监督也是工作的重点。

(三)慎重选择资金和政策支持

供给需求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一旦出现,就很难挽救,很难通过行政手段恢复原貌,即使通过后续运营管理暂时解决了问题,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供给需求资金和政策支持。所以在运营管理的开始阶段,要慎重选择资金和政策支持系统,减少发生技术垄断的可能性。在民航科技成果供给需求资金和政策支持系统设备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项目运行的情况制定每日检查制度,对于项目的每个重大环节、关键节点都能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维护体系以供参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质量监督,同时也要做好外部民航企业形象维护。

(四)保障产业化线路的维护管理

第一要在日常维护当中加强管理。首先要在民航企业中建立档案资料,包括企业的发展方向,乘客反映的问题,企业的宣传途径和内容等等,这些都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检视。发现问题的时候要明确责任人及时更正,保证乘客对于民航企业的满意度。第二要进行飞机故障的检查和维修。一般情况下,供给需求的损坏明显的可以直接进行维护,但是就在一些日常腐蚀的情况下很难发现,这些如果无法确定故障点就会为未来的使用埋下隐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科技成果的建设质量对于企业、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相关工程的监督工作,要顺应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建设的形式,加快制定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状态的监督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说,要从加强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解决方面着手。要针对行业的特点,加强对于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和研究,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创新监督管理模式,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民航科技成果工程安全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吉祥,曾国建,洪峰.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应用途径研究[J].电子测试,2019(11):94-95+91.

[2]陈昊阳.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应用途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0):220.

[3]张明玉,宫淑兰.民航飞机电子通信的产业化应用研究[J].网络产业化与应用,2015(03):106+109.

[4]单祥茹.民航飞机电子、通信及新能源产业将成2013年市场重点[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3(Z1):41-48.

[5]谢芳铃.丰富驾驶体验的民航飞机电子通信网关系统[D].复旦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