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体会

车琳陈珂琪李佩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通过12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症状的观察,总结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措施有消毒隔离、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及时观察病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避免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儿童腮腺炎护理体会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流行,冬春季常发病,儿童和青少年常见,5-9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此病的主要症状是腮腺肿痛,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病程10-14天,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我院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的120例患者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120例患者,男85例,女35例,年龄2岁-30岁,平均年龄14岁。发病前都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腮腺肿痛、发热、张口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并发病毒性脑炎、心肌炎、乳腺炎、肾炎、胰腺炎、睾丸炎等症状,还有患儿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肌肉酸痛、全身不适,治疗主要有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对症治疗、中医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等,患儿预后良好,全都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消毒隔离一旦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就要向家属讲解隔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备隔离房间实施呼吸道隔离,限制患儿外出,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患儿发病前接触过的人员要观察2-3周至渡过此病的潜伏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通风两次,室温18℃-22℃,湿度50%-60%,空气消毒每日两次,每次1h,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休息环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隔离至患儿腮腺炎肿大完全消失为止,易感人群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此病的流行,

2.2发热的护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会有发热,体温可到38℃-40℃,最高可达41℃,降温是最主要的护理措施,一般应用物理降温为主,高热不退者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温水擦浴,头部冷敷等措施,多饮水,室温要适宜,穿棉质衣物利于散热,出汗多及时擦干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和床单元的干燥平整,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散热。

2.3饮食及口腔护理腮腺肿大会使咀嚼食物是疼痛加重,饮食应给与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粗糙刺激性食物。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多饮水,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2.4心理护理由于患儿患病,家长紧张焦虑,担心留有后遗症,医护人员要耐心解释患者家属的疑问,态度要和蔼热情,向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2.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5.1病毒性脑炎本组患者中有10例并发了脑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如发现患儿出现发热、头疼、喷射样呕吐、颈项强直、嗜睡、惊厥等,这是脑炎的先兆,要及时诊断治疗。脑炎患者要禁食水,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防止窒息的发生;预防脑疝,如有颅内压增高,及时降低颅内压,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

2.5.2心肌炎多见于病程的5-10日,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后发生,本组有12人并发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收缩期杂音等,患儿要注意卧床休息,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应用抗病毒和营养心肌的药物,避免剧烈的活动。

2.5.3睾丸炎本组患者中有18例并发睾丸炎,表现为突发高热、寒颤、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并向腹股沟放射痛,,多在腮腺炎发病后3-4天出现,要嘱病人多休息,少活动,用棉垫和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减轻坠痛感,如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3.讨论通过对120例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护理,我们发现对腮腺炎患儿治疗护理中要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先兆,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疾病的治愈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要做好腮腺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错诊误诊,密切观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

[2]罗钻弟,罗月华,刘全妹.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

[3]彭凤菊,崔微.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5,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