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司马雄翼

司马雄翼(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10-02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药物颈牵组,各104例,治疗2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推拿组有效率为98.08%,药物牵引组有效率为60.57%。两组疗效比较,推拿组优于药物牵引组(P<0.05)。结论应用推拿方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

【关键词】颈椎病推拿疗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发病患者多见于40岁以后,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向,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工作性质改变有关。近五年来,我们对208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推拿和药物颈牵方法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合格的受试者208例颈椎病患者,均为岳阳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或住院病人,按就诊顺序分组。其中男性98例,女性110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天;颈型颈椎病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随机分为两组,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以1993年10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修改方案)作为诊断和分型标准。临床表现为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或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或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等,颈部活动功能不同程度受限。

2治疗方法

2.1推拿组首先运用解痉镇痛法,目的在于放松颈、肩部肌肉,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解痉镇痛。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床边,拇指或多指揉颈椎及两侧3-5遍;掌根揉肩背部3-5遍;拇指按颈椎间隙颈夹脊、风池-大柱线、岗上肌、肩胛3-5遍。然后运用仰卧式伸旋转法,以扩大椎间隙剥离粘连,纠正小关节错位为目的。患者仰卧,两手扶住床边,医者立于床头,一手拖住患者枕骨下缘,一手拖住其下颌,进行中立位、曲位(15°)、伸位(15°),再回到中立位,持续性牵引2-3分钟,然后在牵引的条件下,作向左向右的颈部旋转,当旋转最大限度时感觉有阻力了,医者两手同时相反方向稍加用力,常可听到关节摩擦响声。最后运用舒筋活络松解法:患者坐式,医者立于后,在患者颈肩部、上背部旋拳滚法、拍打法、揉搓法,以患者感轻松为佳。

对症施治:神经根型选用天顶、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弹拨臂丛神经干,舒五指。椎动脉交感神经型,选穴风池、天柱、百会、太阳、太冲、涌泉。

上述推拿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2.2药物牵引组20%甘露醇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用7天;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川芎嗪10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用7天。同时采用颈椎牵引。用ZQ-II数字程序控制颈椎牵引机,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牵引重量5kg开始,缓慢增加至12kg,平均7.5kg,方法为间歇牵引,每次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自觉症状,阳性体症消失,恢复日常工作。好转:自觉症状有所好转,阳性体征没有完全消失。无效:经20次推拿治疗,症状无任何改善。

3.2治疗效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推拿组有效率为98.08%,药物颈牵组有效率为60.57%,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疗效优于药物颈牵组。

4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属“痹证”、“肩颈痛”、“痿证”、“头痛”、“眩晕”等范畴。本病的病变部位在骨,在督脉和足太阳经循行范围。其病机不外体虚、复感外邪,或跌仆损伤、动作失度,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或中年以上肝肾精血不充,督脉空虚,而致筋骨失养。治疗宜以通经活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法。推拿是一种非手术型的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的治疗,其特点是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通过推拿治疗,能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过程,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等。本人经过10余年的临床认为许多病人,尤其病症不是很严重的病人,手术治疗很不情愿,服用药物又效果不明显,自我锻炼或卧床休息也罔效,而认真仔细地给予推拿治疗,患者的病痛改善得非常明显。所以治疗颈椎病,推拿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推拿手法前,一定要通过各种检查,对类风湿性脊柱炎、颈椎结核、颈椎肿瘤等疾病严禁使用本法。

参考文献

[1]康锁彬.针灸治疗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