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道桥施工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苏戴峰

苏戴峰

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214000

摘要:我国的道桥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与安全。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应该吸取国内外先进工艺和经验,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促进我国道桥工程的顺利发展。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介绍了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关键词:道桥;软土地基;处理

道桥施工工程对地质要求比较高,如果地基质量不好,将会导致工程的下沉或者凸起。我国的软土地质较多,许多工程都要建筑在软土地基上。软土地质的强度不高、含水量大、渗透性不强,因此必须做好软土地基中的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工作。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

在地质学术中,土质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就取以不同的名字。软土土质,就是在整个土质中粘土和粉土所占比重较大,承载力较低,含水量多,透气性差,容易压缩且抗拉强度低。在施工中碰到软土基地不加以及时处理,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道桥施工中若处理方法不得当,基地就会失去平衡,表面出现下沉或塌陷。这是由于软土基地的特性造成的。在进行施工时,对当地土质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土质类型,如果是软土基地,则必须衡量它在整个道桥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少,然后策划解决方案,设计好图纸。切记一定要严格遵守章程,不要一意孤行,负责整个道桥建设工程将毁于一旦。

二、软弱地基存在的病害以及处理方式上主要是体现在地基的力学方面

1.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区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最为严重的应该是,因为土质柔软,导致土地的结构不太稳定,力的荷载承受程度小,会造成路基的变行断裂等问题,土质的稳定性不高致使土地上路基的稳定性也不高。下面就谈谈主要的表现形式: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关键,道路的建设也是一样。如果地基的到不不到建设的所需要的标准,那么在路基铺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设备、人员、材料对地基造成的压力承受不住,最严重的是地基会被整体的破坏,发生断裂等情况。即使没有严重后果,地基受到巨大的压力,也会发生路基的位移和沉降,会对路面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工程无法继续施工,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还会日后造成安全隐患。稳定问题还存在于路堑挖方地段形成的边坡上。桥涵结构物及大型挡土墙地基承载力问题,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土压力问题,构造物桩基础的水平拉力问题,再详细说一下支撑桩在施工的过程中水平拉力这一问题,当桩穿过软弱层作用在持力层上时,对桩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它的垂直方向的承载力与穿过的软弱土层关系不大;但是在受到水平力作用的时候,要考虑改了桩间土,因为桩间软土的强度过低,桩没有办法抵抗不平力,导致桩折断。

2.弱地基的基底沉降问题

弱地基的另外一个问题,在荷重的情况下会产生沉降,是因为软粘土地基压缩性比较大而且含水量较高;另外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沉降,是由于软粘土的饱水率高引起的。只有在沉降在建筑物允许的范围内,将朱武才能正常使用,一旦超过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负摩擦力将会导致桩基或上部结构破坏,负摩擦力是由于地基土沉降过多引起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沉降是指固结沉降,即土中孔隙水消散引起的沉降。和土中孔隙水消散完了后,土骨架蠕变引起的沉降。可以说各个软土地区形成土质松软的原因有很多,环境的影响,人为的因素,等等。但是它们最终的图纸特点却不尽相同,对于力的承载程度不高,土质的压缩性较大。发现了问题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考虑办法合理的有效的解决问题,针对当前道路建筑建设技术水平我们会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当然每一种办法都是具有特性的,我们需要针对其特性,考虑是否符合当前施工工程的情况,可以说直接光于对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和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合理的采用相应的办法,增加建筑的合理性、安全性、节约性。

三、软土地基处理原则以及影响因素

我们在处理软土基地时既要保证质量,当然,不可能完全做到百分百的保障道桥路面不塌陷,但至少要做到延长寿命时间,可以在后期进行补修,又要考虑缩短施工周期,挑选质量好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在施工中节约成本。影响软土基地处理的方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主要介绍这几种:

1.土质状况。当软土地受到扰动时,会产生流动,因为它的强度下降了。所以,施工时应避免扰动地基。

2.土层分布状况。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一般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选择的,较浅的软土层仅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如果土层较厚,则应该在进行表面处理的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荷载压重法。

3.公路施工影响。施工场地附近有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到建筑物土层表面的沉降与剪切变形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的不恰当,非常有可能对周围建筑物造成裂缝,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前,必须对周围建筑物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加固。

四、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1.换土法。就是将软土层挖出,然后填充具有硬度和承载力好的材料,最后将土层压实掩埋。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且不浪费资源,也不需要花多大代价,但只限于软土层较薄的位置,如果土层较厚实则不适合使用。目前填充的材料一般就是一些碎石或者砂石,这两者的硬度相当,承载力比较好。

2.重压法

重压法的目的是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虽然说有很多重压法的施工方式,但在近几年的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堆载预压法,因为这种方法对各类软土基都适用,而且操作方便、使用的机具材料比较简单。堆载预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超载预压;另外一种是等载预压。在施工中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施工的方式。

3.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软土中的水分完全排出干净,将所有的空气也一并排出,然后将土质压实,通过这种方法增加图层的硬度和强度。

4.表层处理法

砂垫层:砂垫法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明白这种办法主要是在软土的上面铺垫一层砂材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水,软土的含有的大量水分会在路堤压力作用下使路基迅速下降,减少凝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该方法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极限高度是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基底不做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博,或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硬壳等。反压护道:反压护道,在路堤的两侧建设一定的护道,使其在结构上与路基共同承受路面上的压力,护道结构稳定,会使松软土质在受到压力从而产生的膨胀的力受到阻碍和消耗,对大程度的保护路堤的稳定性能,道路建筑整体的质量有所提高。土工聚合物处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土工布,在路堤底部铺设土工布,在路基自重力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从而提高路基稳定性。另一种是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格栅表面于土的摩擦作用以及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和格栅肋的被动抗阻作用,故大大增加了土体的自身稳定性。

目前,对软土地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如何预防或者碰到软土地基是怎样进行处理,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的因素等都在文章中提到。所以,及时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是保证整个施工质量的关键。我们也相信,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也不得到不断改善,并加以完善,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不断创新,力求道桥建设保质保量。

参考文献:

[1]杜成龙.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1)。

[2]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2013,(11)。

[3]徐达晖.论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