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力企业管理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谈电力企业管理创新

刘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电力企业管理,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电力企业生产特点,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使产、供、销各环节实现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使人、财、物各因素得到合理组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

一、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原则

第一,电力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自主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持续变化下,其发展实质逐渐演变为服务型经济,在此基础上,企业发展应以转变服务思想作为重点,通过企业管理不断创新,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同时还能更好实现预期相关目标,以实现企业经济的最大化。另外,电力企业发展过程,还应综合分析市场实际需求进行,以便于更好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为企业生产提供正确方向。

第二,当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时,应以发扬民主精神为核心。目前,伴随各行业与阶层分工逐渐细化,促使企业领导职责发生一定变化,处理需要具备一定决策能力之外,还应成为企业相关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要求领导人员具有较强知识与技术能力,同时还应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确保更好胜任该项工作。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管理创新也应将群众想法作为重点考虑,通过宣传民主精神,以达到企业决策更具科学性的目的。

第三,坚持遵守“以人为本”创新原则。电力企业若要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则应将人力资源作为工作重点,对其重要性与企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为企业长远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因此,在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挖掘员工潜在能力,使员工可以真正得到尊重与爱惜,进而达到最佳管理创新效果。

二、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现状

第一,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新时代的要求相脱节。电力、煤炭等行业依然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型行业,受到国家的掌控。面对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很难做出改变,无法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吻合,更没法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电力企业的管理已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人、财、物集约化和三集五大以后,也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ERP的管控等,但是长期的垄断性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危机意识跟创新意识依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第二,我国电力企业对战略管理理念意识与国际化大公司的管理有一定差距。电力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一直在做,特别是这几年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文化是有目共睹的,相比其他垄断如水、气,国家电网公司是有巨大变化。比如,阿尔山供电站,在秉承“大统一”“小特色”的管理理念之下做出了重大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还是与国际化电力企业的管理有一定差距。

第三,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电力行业的垄断性地位,他们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更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工作还不到位。很多严抓管理的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也做得不到位,使得电力企业的企业管理流于形式。

第四,大多数的电力企业还需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很重视生产的建设,但是轻视了文化的建设。其实,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观念、精神文明的作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企业文化如果做得好,那么这个企业的员工就会有很高的向心力和企业凝聚力,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都是很高的。相反,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他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他们重视生产过程却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他们的员工缺少真正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形式

㈠企业观念创新

一是管理意识创新。主要是指强化管理意识,进一步认识到管理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改革必须与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相结合。管理及管理创新是每个人的责任,要增强经营意识,通过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来谋求企业的发展和获取经济效益。二是加强管理及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认识系统中得到更好的重视与发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目的。

㈡企业建立创新机制

要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只有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为获取自身的利益而开展创新。其次,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第三,企业应建立激发创新意识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鼓励人们勇于创新的其他激励机制,培育推动创新的企业文化和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

㈢企业制度创新

1、建立内部竞争上岗机制。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员工实行双向选择。要使每个员工明白:不敬业则待业,不爱岗则下岗。结合开展减员增效工作,“精干主业,规范副业”,主、副业都要按需定员,竞争上岗。

2、建立动态管理用工机制,形成“考核―上岗―试岗―下岗―培训―上岗”的规范的动态岗位管理。每年进行全员考工考核,实行末位滚动淘汰制度。

3、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内部分配机制。把岗位级别与收入挂钩,高岗级高收入,岗易薪易,促使员工向高岗位竞争。

4、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培训激励机制。每个员工的聘用或晋级,都必须经过岗位资格认证。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㈣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1、推行以“低成本营运”为核心的现代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发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竞争主体,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战略定位。发电企业的主业是卖电。随着竞价上网、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发电企业要从自然生存向竞争生存转变。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精细的管理保证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控制,对脱离目标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预期的目标成本的实现。

3、发挥人才优势,推行体现人本管理特色的成本管理。高效率的成本管理必须由高素质的人来推动,成本管理只有在搞好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和创造性。要开展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强化全员成本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在我心中、成本在我手中”的观念,注重提高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当家理财,个个精打细算”的良好局面。

4、增强竞价上网能力。发电企业推行低成本营运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竞价上网能力。虽然提高电力市场占有率的难度很大,但是在困难面前,要发扬“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精神,通过外拓市场和内挖潜力的“两手抓,两手硬”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结束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成为电力企业应认真探究的问题,要重视比较分析、不断优化的原则;应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应在创造管理环境、提升管理模式、激发员工的激情等方面加大力度,如果能把这些工作做好,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就能做好,也才能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超婧.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7):116-117.

[2]裴凯.新时期推进电力企业政工创新管理的措施探讨[J].工业c,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