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的应用解读

/ 2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的应用解读

王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塔城供电公司新疆塔城834700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极快。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尽快的为用户恢复供电的重担便落在了各地的电网公司的肩上。与此同时,各地的电网公司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电网故障的抢修效率。因此,建立有效的配电网指挥系统是十分的必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抢修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如今配电网故障抢修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配网抢修指挥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引言:

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能以及在电力输送方面的质量,已经成为目前配电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越来越被社会上相关人士所关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村民们的需求需要提高配电网输送的电力,为了更好地对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能进行保障,必须采取合理的运维抢修集中管理模式,借此来实现安全用电。

1配网运维抢修模式

1.1供电部门管理模式

对配网进行抢修和日常管理方面有专门的单位进行工作,供电所的存在是对配网运维和抢修质量的一个保障,但是供电所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设立配电所,对配网进行运维和抢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直接通过配电所进行抢修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过程,实现更加快速高效的故障解决以及居民用电的优越体验。但是配电所在进行供电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供电所在人员管理方面力度不够,而且因为农村电网设备和线路你在设计方面就较为复杂,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村民的电力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所以供电所技术人员在进行配网运维抢修工作时没考虑到配网的未来发展,这就造成很多问题的存在;第二,许多供电所人员之间存在职位互通的现象,每位职员的分工不明确,而且部分工作人员有关于运维和抢修方面的技术水平不过关,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配网运维抢修模式管理水平的提高。

1.2配电网集中运营管理模式

通过配电网集中运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将10kV电网中设备检修质量的提高,而且对突发的意外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甚至在业务扩展方面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规范,从多方面对配电运营抢修工作效率进行提高。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因为配网管理范围过于广泛,从而无法对每一个办公区域进行详细监控,所以部分地区配网发生问题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抢修,导致居民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电力而产生不满;第二,一旦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由于自然因素而导致多地区同时发生配网故障现象,很容易在配网抢修工作划分中出现问题;供电所在进行配网的运维抢修工作时偶尔会遇到因为管辖范围的限制,而导致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这是因为供电所在进行划分工作时没有进行统一协调,而且由于各乡镇之间的管辖区域不同很容易造成工作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使得供电所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网抢修工作很难得到落实。

1.3配电网集中协调管理机制

在农村地区建立配电网集中协调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配电网运维抢修工作效率的提高,解决目前实际运用中运维抢修工作落不到实处的问题,但是这种协调管理机制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优缺点。配电网集中协调管理机制应用优点。通过这种协调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工作人员在抢修点的时间,为更好地提供配电网运维抢修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在值班室时就能够对周边管理区域的配网工作情况进行熟悉,大大提高了配网的运维抢修效率。配电网集中协调管理机制应用缺点[1]。无论是在抢修点还是在值班室,供电所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很多工作,这在一定上增大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人员疲惫。而且目前一部分供电所的人员力量仍比较薄弱,在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所以在对10kV配网进行管理时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2关于支撑关键技术的研究

2.1对智能分配抢修任务的研究

当电网出故障时,管理系统的监控系统首先报警,系统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抢修部门询问故障详情,初步断定故障原因,判定故障等级。系统结合事故的原因与等级,并结合当地抢修部门人员的在岗情况。自动的分配抢修任务,抢修任务通过抢修员工的APP将抢修任务发送到个人,抢修人员需十分钟内及时回复,如未及时回复,系统有相关客服人员及时与抢修人员取得联系。如果抢修人员因故不能参加抢修任务,系统会自动将人物分配给预备人员[2]。智能分配任务系统采用的一对一模式,极大的减少了公司内部级与级之间的反应的时间,指挥系统对不同级别的人员、部门同时统一指挥,极大的提高了抢修效率。一对一的模式同时可以保证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实时监控。可以对部门的反应时间以及出险速度做到实施的统计汇总,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数据参考。

2.2故障位置定位技术的研究

平台通过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每一台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详细的汇总。并且通过专业的位置数据引擎,可以为平台提供2D、3D以及卫星图像,在城镇中设备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三米,一些试点地区甚至可以达到一米级别的军用水平,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山区对关键设备的定位也能够达到十米级的水平。对抢修人员位置的定位可以实时的将车辆人员的位置信息都进行监控,执行抢修任务是平台可以对每一辆车辆的运行途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可以为抢修人员提供专业的导航系统,极大的解决了在偏远地区缺少导航信息的问题。关于定位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首先定位系统并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只有抢修人员接收到抢修任务之后定位系统才会自动开启,而日常生活中定位系统是不会开启的,系统也不会收集个人的位置信息[3]。在一些3G、4G网络尚未覆盖的偏远山区,手机的定位功能可能失效,但是抢修人员可以通过车载大功率通讯与定位设备通过卫星与平台取得联系。

3系统应用

自从配网抢修指挥系统建立之后,抢修信息的传递由人工沟通转变为平台实时传递。据第一批实验单位反馈,这些抢修部门的抢修效率极大的提高了,由原本155分钟的平均抢修时间提升到了78分钟,这些进步是十分明显的。并且在当地的民意调查中,用户的满意度极大的提高了。并且依据统计部门的相关统计,配网抢修系统建立之后,在人口300万的试验区仅仅3个月,避免的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2018年6月正值用电高峰,河北生邯郸市某地突发变压器过热现象,系统及时将设备状态传输到平台,平台工作人员立即实时了远程断电操作。后经抢修人员调查,变压器设备的过度高温是由长期超负荷使用与散热问题引起的[4]。此时邯郸室外温度接近40摄氏度,如果变压器发生爆炸,不仅影响生产,甚至可能在闹市区引起火灾。好在电网工作人员及时的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结束语:

配网抢修系统集成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定位系统等等先进技术。简化了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提高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配电网抢修系统的应用加快了电网事故抢修速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障了用户的生命财产权益,减少了社会生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苏丽芳.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36):153-154.

[2]李曜.对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低碳世界,2017(33):151-152.

[3]段鑫.对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7(19):254-255.

[4]香金华.在电力电子视阀下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3):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