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体会

赵继红汪宏玲

(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由于胎儿畸形而引产的产妇共1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以及SDS、SAS的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引产成功率均为100%(P>0.05);对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进行比较,干预组SDS、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且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观察;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08-02

造成胎儿畸形的原因有很多,而且非常复杂,包括遗传性的因素、母体或者是外界环境的因素、药物或者是母婴的血型不匹配等[1]。医疗条件的不断更新,尽早排畸的技术也已经很准确,孕妇在得知自身的问题后,心理打击很大,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重视,本文将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由于胎儿畸形而引产的产妇共14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由于胎儿畸形而引产的产妇共1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孕妇的年龄20~35岁;干预组孕妇的年龄25~40岁;其中有95例初产妇,经产妇45例。胎儿畸形的特征有单纯的脑积水65例,淋巴水囊瘤30例,脑积水合并脊柱裂25例,心脏畸形20例。对比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畸形类型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要密切观察,对其的饮食、药物服用、定期检查等进行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

心理观察。(1)当孕妇被确诊为胎儿畸形时,对其的打击就如同晴天霹雳,立即就会出现痛苦、悲伤的情绪,一时无法接受。由于有的畸形属于遗传因素,因此孕妇及家属就都会担心再次怀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致使孕妇的心理压力大大加重,产生抑郁,严重的会选择轻生。(2)当得知这一事实时,孕妇会产生恐惧的心理,由于其缺少引产方面的知识、准备、经验等,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害怕引产,对引产所带来的疼痛和危险没有概念,在加之整日的担心使大脑不停的在工作,得不到休息,严重影响孕妇的睡眠质量。(3)产妇的不舍情绪,想到引产后的空虚感觉特别的无助。(4)产妇想要迫切的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下次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畸形再次发生。(5)孕妇对引产的安全性不了解,这时她的心理已经非常脆弱,会害怕任何危险情况的发生,这时就需要更加专业的手术医生对其进行手术,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后遗症。

护理措施。(1)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优生优育的健康知识的宣教,对其宣教出现畸形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要不断的对孕妇进行鼓励、关心,帮助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和负担。(2)孕妇在引产前,情绪波动会比较大,这时护理人员应该正确的引导孕妇,有耐心的告知孕妇引产的安全性,使其心理压力降低。(3)由于孕妇心理压力比较大,引产时的疼痛程度也会随之增加,这时护理人员应该给孕妇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尽量让家属陪伴,帮助消除孕妇的恐惧感。(4)胎儿引产成功后,医护人员要主动告知产妇胎儿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产妇受到进一步的刺激。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孕妇都引产成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孕妇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为(52.5±5.8),护理后(32.3±3.1),抑郁评分护理前(49.5±6.7),护理后(29.5±3.7);对照组焦虑评分护理前(53.5±6.2),护理后(46.3±4.6),抑郁评分护理前(48.6±5.8),护理后(37.2±4.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生了结构或者是染色体的异常现象。胎儿畸形约占活产儿的3%[2]。全世界大约每年出生的缺陷婴儿达到500万例,平均每5~6分钟就会有一个,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畸形可以导致胎儿或者是新生儿死亡或者是严重残疾[3]。孕妇在得知自身的问题后,心理会产生负罪感,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孕妇的身体健康。所以,对于这类孕妇的护理工作一定要非常认真,积极的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对其心理进行观察并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认真的了解产妇的心理和各种不良情绪,并且有针对性的给予引导,要做到科学的护理,个性化的护理,让孕妇积极的面对问题,降低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这还要求手术人员的技术一定要高效,要保证其安全性,让孕妇对其产生信任,这也是缓解孕妇压力的一个重要办法,要帮助孕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孕妇的引产手术都非常成功,重要的在于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因此,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且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坤,方东升.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07):266-267.

[2]温素芬.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和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52-3753.

[3]康存珍,李赟.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25):5392-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