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关于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分析

田力

田力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摘要: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智能电网在电力行业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变电设备的使用也日益增多。要保证电力系统可靠的运行,变电设备的的正常运转尤为重要。而变电检修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现今传统的被动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设备检修的要求,状态检修模式应运而生,它在保证设备持续运行,主动规避事故发生,本文主要对两种检修方式作比较,并对二者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输检修;状态检修;趋势

一、变电检修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检修存在模式陈旧,更新不及时变电检修主要是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包括一次检修和二次检修,其中一次检修是指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二次检修是指对所辖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测仪表、远动及其二次回路的检修、维护工作。目前我国变力系统中变电检修大致可以分为主事故检修、定期计划检修及新出现的状态检修三种,其中事故检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时会对故障进行检修;而定期计划检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日常工作状态等提前制订检修计划,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这种检修方式通常是定期的大规模进行,针对性较差。这两种传统的变电检修方式由于受周期、操作模式、性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的运转效果并不理想。

状态检修是新兴的变电检修模式,这种方式将传统检修模式中的优点加以利用,根据设备运行时间及工作状态进行监测,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目标性更强。变电设备的检修是随着变电设备的出现而出现的,变电设备的维修最初大多是被动式检修,也就是早期的传统检修模式。

(二)变电检修运作效率低下,急需提升效率

变电检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事故检修模式,另一类是定期检修模式。众所周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不可避免会有故障发生,因此设备检修越来越重要。另外,除却电力设备及系统运行本身受影响外,采用这种方式,因其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检修,对维修人员的安全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威胁,随着目前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以及对设备的持续可用性需求的不断加深,被动的事故检修方式存在很多不足。

(三)变电检修模式运作形式多样,衔接性差

状态检修模式是在电力设备检修的不断发展下应运而生的,它是电力变电设备检修的一种新趋势,顾名思义,这种模式是在评估设备状态的基础上执行相应的检修工作,具体而言,这种方式会根据设备目前运行状态、故障记录、异常情况及运行时间等方面对设备进行综合性分析,进而对检修时间及检修点进行决策,相对传统的检修模式来说,这是是一种主动检修模式。对变电检修来说,状态检修是目前出现的比较完善合理的检修方式,从长远来看,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性价比较高。

它最大的优势是在没有发生故障前就排除故障,能够确保变电设备的有序正常运行,改进了定期计划检修模式的不足,节省了维修支出及相应的物力,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常情况下,状态检修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状态监测。可以将其分成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定期点检。二是状态预测。通过对监测数据与结构的研究,预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第三是故障诊断。其中故障诊断法可以采用综合诊断法或者通过某些射线、振动等机械特征来观察。

二、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对比研究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得知,传统检修模式中事故检修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检修模式,只有在设备发生一定故障的时候才可以对其展开一定的检修,而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就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检修,对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来说也存在比较大的威胁。而定期计划检修模式虽然相对事故检修模式来说是主动维修,但是定期计划模式采用的是固定检修方案,固定方案的最大的缺点就是随着设备运行的使用,设备的损耗及使用年限都会有所影响,但是检修方案并未充分考虑当前的设备状态,因此每次定期执行检修方案时,都是根据方案进行全面检修,缺乏针对性,且每次检修耗资巨大,检修时间及检修设备项目都是按方案进行,在时间节点间也会出现故障发生的可能,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检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设备检修需求。

而状态检修模式是一种完全主动检修模式,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判断,在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经过管理分析,有针对性的立刻采取措施,选择最合适的检修时间及设备需要检修的项目,比如是电线、电缆或者是变电器等。与传统检修模式比较,状态检修模式在工作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与传统检修模式相比,状态检修势必会成为设备检修的新方向。

三、变电检修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促进了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其中智能化变电站主要就是根据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而物联网技术就是指利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设备,按照一定的协议和规则,将相关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换,进而达到智能化的识别,实现设备的监测,信息的智能处理。从物联网技术来看,可以将智能系统分成三个部分: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其中感知层通过传感器获得相关信息,网络层根据传感器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上传到网络层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处理,网络层数据处理完成后,应用层按照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对处理方式进行一定的确定。

所以,在发展电网智能化的时候,一定要与物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变电设备运行的参数主要是通过电流、电压、声音、温度、振频和振幅等因素体现出来的,而且从这些参数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对一次检修设备而言,电压、电流是衡量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参数,而温度和物理振动是设备非常重要的机械特性,直接影响设备能否有序运行。目前,尽管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传感器等相关智能设备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感应器按功能或感应参数来分有很多种,按照采集信号的不同,如温度感应器、光感应器、语音信号感应器等,并且在工作中可能需要移动感应器,以此来达到全面监测的目的。在变电设备工作过程中,状态检修模式可以展开动态监测,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异常以及发展情况可以进行及时判断,准确了解故障状态,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检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设备故障不可避免,故障出现不仅使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对变电检修的要求更高,物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也使得变电检修与智能设备参数想联系,状态监测更准确,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涌,马卫东.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及趋势分析.科技创业家,2013(01).

[2]蒋英平.变电所继电保护优化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3]庄桂钊.变电技术检修与管理[J].电力电子,2014.

[4]程志华,章剑光.状态检修技术及其辅助分析系统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