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交流功在细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始于交流功在细微

王强

王强(江苏省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江苏泰州225500)

中图分类号:G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1-116-01

现在我们奉行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然而实行起来并不容易见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没有摸清楚面前的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准。所以,我们去引导他们去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时就缺乏针对性。

“始于交流,功在细微”。就是从学生语言入手,在细微处下工夫。这是通过实践悟出的一个教学策略。不妨试试。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不是教师能够摸得准的,往往会偏高或偏低些。我们能够读懂孩子的面部表情,但不能读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所以我们要通过他们显性化的语言得知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倾听学生的语言,即使是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的语言,我们都要问个“为什么”或“怎么讲”,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浅显的、短暂的,是想到了就说的类型。教师加强了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才能进一步探究出他们说话的深刻内涵或背景,疏通他们想说而未能准确表达意思的“渠道”,推动着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策略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有不少的学生举起了手,嘴里还迫不及待地念念有词。你是想请学生回答呢还是提醒他们再深入思考?其实,他们已经形成的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可能自行修改的,否则,会在他们的脑海里打架,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再深思也是不可能奏效的,还不如让他们先说出来听听,再做分析呢。

为此,我做了对比教学,二者的结果相同。多数答案基本有三:①是物体的摩擦发出声音;②是物体碰撞发出声音;③是喉咙发出声音。少数答案有“物体振动发出的,空气发出的,风吹的,拍打的……”等等,这些回答能全盘否定吗?不能。因为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他们得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们要顺着这种认识,把它引向深入,接近真相,去触及他们未曾揭示的领域。

为什么学生的答案莫衷一是?因为物体之间的摩擦、碰撞现象是显性化的,表象的,容易被小孩子抓到,所以多数小孩都这么认为,这就说明了这个群体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理解程度。我把这个理解进行了细化处理,引导学生探究真相。

实验一:用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声音。

“鞋底与地面摩擦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因为脚用了力。”

实验二:用手掌压着塑料直尺,怎样才能发出声音。

要求:注意观察直尺的状态。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

“有什么新发现吗?”

为什么强调了“新”发现,当然是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不要疏漏每一个细节,强调了观察要仔细。

有许多学生说出了新的发现:“直尺在zhèndòng。”

“你知道‘振动’怎么写吗?请你写在黑板上。”

“震动”一词写在黑板上,与“振动”同音,但意义不同。

这时,你是否认为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主题真正理解了而可以就此转入下一个程序呢?

我认为仅凭这个实验还不够,因为学生切身感受还不深,还必须有亲密触摸到“振动”的实验做理解的支撑才行。

实验三:用手轻轻触摸锣面。

操作方法是:一手拿锣棒敲锣,一手轻抚锣面。

问:“感觉怎样?”

答:“手有点麻。”

“现在手还麻吗?”

“不麻了。”

“这说明不是手的问题。手为什么会有麻的感觉呢?请再感受一下。”

因为锣面振动频率高,学生又看不见,所以学生只知‘手麻’而不知锣面‘振动’。经过多次的感受,学生终于把“手麻”意识转换成了物体“振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的语言行为,既要为了完成自己的预设教案而设置问题,更要与学生的语言行为进行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一步步去亲身经历。在“细微”处下工夫,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理解、去认知。

案例二:造霜。

实验未到成功时,应该在细微处分析原委。

学生们将造霜的冰块、盐等材料带来了。四人一组,按课本上的图进行实验操作,大家围在一起,睁大眼睛,急切的心情使他们尽量靠近观察罐体外的动静。最初,罐体外是干燥的。后来,有了极细的小水珠,小水珠越聚越多。可就是不见霜的影子。学生们看着我,我也在看着、想着:哪里出了问题?罐内已经是零下7摄氏度了,为何罐体外没有小冰晶形成?稍许,我看了室内温度计,显示的是10摄氏度。有了。于是我就问大家:“罐内已经是零下7摄氏度了,为何罐体外没有小冰晶形成?”

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有人也说到了可能是教室里的温度较高,于是,我让一位学生来看温度计,她大声向同学们报告:“现在教室里的温度是10摄氏度。”有人说“可能是我们靠得太近了呼出来的热气使罐子外面不能结成霜。”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并指出低温是罐子体外凝结成霜的关键。

怎样使教室内的温度降下来呢?当时,室外北风劲吹,又逢感冒季节,我不能打开窗户降温,还是保护学生的健康要紧。我思考着,抬头看见一个小组的四个人站起来,每人拿课本当扇子使劲地扇风给罐子降温呢。得,在我两难的时刻,学生却想到了两全其美的“高招”:人使劲扇风,身体暖和了;风越大罐子降温就越快。

这样,其他的小组也纷纷效仿,洁白的霜在罐子外越聚越多,报告喜讯的小组也是此起彼伏:“老师!我们成功了!”“老师,霜出现了!”

实验教学不是目的,仅仅是“道具”而已;“霜出现了”不是真正的结果。科学课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语言交流,推动着学生思维一步步发展,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才是教学的真正含义。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始于交流,功在细微”是能够培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