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翁叶帆

身份证号码:445121198403154558

摘要:对于杯盖零件来说,其板料非常薄,因而要多种工序同时进行冲压,相关人员必须不同零件的结构特征,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使制造成本有效降低、简化模具的结构等作为目标,选取与制定最适宜的复合模冲压成形工艺方案。下文笔者通过零件工艺为基础,进行了成形盖杯零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杯盖;冲压工艺;模具设计

前言

冲压也就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进行压力的施加,使模具分离或者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工艺[1]。在冲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装备是模具,利用模具生产产品,能有效地使生产效率提高,使材料节能,成本降低,同时还能有效地确保加工的质量,因而模具在现代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模具及冲压加工工艺的主要特征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冲压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操作起来十分方便,使自动化及机械化得到较好的实现。这主要是由于冲压是根据冲压以及冲模机器设备来进行加工,对于一般的压力机来说,其行程次数在一分钟以内可以达到几十次,对于高速压力一分钟可以超过数百次,与此同时,在每一次的冲压行程中就有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冲件。

(2)在进行冲压的时候,因为模具可以使冲压件的尺寸和形状的精度得到保证,同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进行破坏,而模具具有较长的寿命,因此冲压的质量相对稳定,互换性较好,具备“一模一样”的特点。

(3)应用冲压可以进行较大尺寸范围、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的加工,小到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及覆盖件等,加上冲压的时候,材料会产生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刚度与强度都较高。

(4)一般情况下,冲压不会生成切屑碎料,材料的消耗较少,同时不需其他的加热设备,因而可以节省原材料,是一种节能的加工措施,使得冲压件具有较低的成本。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冲压是模具成型加工的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冲压件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较好,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满足于装配和使用要求。此外,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材料经过塑性变形,金属内部组织得到改善,机械强度有所提高,所以,冲压件肯有质量好、刚度好、精度高和外表光滑、美观等特点。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以及可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等一系列优点,在机械、汽车、轻工、国防、电机电器、家用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产品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冲压模具作为个部门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确定冲压工艺的方案

图1

如上图图1所示,其为一个常用的杯盖零件图。材料应用的是厚度为1mm的1Cr18Ni9Ti板材,为一种可以进行挤边、、冲孔以及拉深等工艺的冲压件。这个工件共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进行拉深,再进行挤边,最后进行冲孔处理,应用的是单工序模生产方式;方案二:先进行拉深,再进行冲孔,最后进行挤边复合冲压,应用的是复合模生产方式;方案三:先进行拉深,再进行冲孔,最后进行挤边连续冲压处理,采用级进模的生产方式。

方案一中的模具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但这个过程包括三道工序以及三幅模具,因而使得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很难达到零件的年产量的要求。在方案二中只需要一套模具就可以进行,较容易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与此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即使模具结构对比方案一来说较为复杂,但是因为零件的几何形状较为简单,因此在制造模具时相对较易。在方案三中,只需要一副模具,其中生产效率相对来说也较高,但是零件的冲压精度不高。如果想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应在模具上进行导正销导正设置,因此在模具制造与安装过程,复合模相对较为复杂,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成本。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该冲压生产应用方案二最为适宜。

3.计算冲压工艺参数

3.1确定排样的设计方案

排样指的是冲裁件在条料、板料或者带料上的布置方式。排样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着材料利用率。在选取排样设计方案时,可根据本冲压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择优选取具有废料的直对排排样方式。

3.2计算冲裁刃口尺寸

冲裁凸、凹模依照薮配作法进行加工。冲孔工序,以凸模作为基准,配作凹模;落料工序,以凹模作为基准,配作凸模。这一种配作加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模具间隙由配作保证,能够使基准件的制造公差放大,使制造更为简易。

3.3计算拉深工艺

利用计算可以得到拉深件需要的坯料尺寸,大小数值为47.5毫米,然后再对冲压件的相对高度以及毛坯的相对厚度进行深入的计算,与此同时,根据拉深次数进行条件的判断,冲压件可以达到一次拉深成形的目的。利用弹性压边机器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拉深过程起皱问题的出现,因火这一零件是浅拉深,所以可弹性原件可应用弹簧。

4.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模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拉深凹模、拉深冲孔凸凹模冲孔凸模、弹性卸料装置、弹性压料装置、打杆推件装置、定位零件、垫板、固定零件等组成,模具应用一级后侧导柱模架。

模具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上模下行,导套20与导柱4滑动配合,确保上下模的位置精度。利用拉深凸模7和凹模8对工件进行拉深,如果拉深行程将要结束的时候,冲孔凸模18和冲孔凹模21对拉深件底部进行冲孔处理;与此同时,在结束拉深行程的时候,挤边凸模22和凹模8对拉深件多余的筒壁高度进行挤切处理,分离工件和废料断裂,确保工件能够达到高度精度的相关要求。冲孔废料由冲孔凸模直接推下冲孔凹模洞口,拉深工件通过装在上模的刚性打料装置推出。

5.结语

利用复合冲压成形工艺,能够使杯盖类零件的冲压有效地完成,确保了零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模具结构相对简单,操作较为安全且便捷,因而能给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朱正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杨太德.支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J].锻压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