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论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

方露露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2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反映到了建筑设计上面,其突出表现为建筑设计风格日趋本土化。建筑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其质量和性能,对建筑设计风格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充分反映出地区特点,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的内涵。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谈谈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历程及发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风格;本土化

引言

建筑与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要素。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它反映出了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在很多城市中,建筑设计风格甚至是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为了提高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水平,探索推进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措施,基于此目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以及个案研究法,查阅了中外有关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相关文献,并对相关个案进行研究,报告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并分析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措施。

1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各行各业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包括建筑业。新中国后最开始的建筑发展,所关注的主要是建筑功能如何实现,而未对建筑设计风格有太多的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关注建筑设计风格趋同的问题,很多建筑大师更多的关注到建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们对建筑作品的文化体验,建筑师用建筑作品表达对民族文化的敬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也就是中国本土化建筑风格。近20年中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作品中将我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历史传承融汇到建筑作品中,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缓解了国际化的趋同文化的入侵,体现了自己创作思想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文化。例如王澍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筑作品的本土化,唤起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得到了国际建筑界对于中国建筑设计作品的认可。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凸显,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在本土化设计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之后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更加注重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创新性、文化性的凸显。

2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2.1多元化

随着住房需求日益多元化,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特征也有所体现。随着城市住宅用地的不断紧张,现代建筑设计不断的向高层发展,高层建筑、高密度建筑的增多给设计和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遵循本土化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还注重多元化的建筑风格的体现,高层居住楼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的注重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由此使得建筑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满足了人们自然式栖居的居住向往。

2.2本土化

本土化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土化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习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居民居住的个性化需求等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理念,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地取材,降低建筑成本,与当地总体建筑风格相一致,与居民的整体审美要求相一致。山东荣成“北斗山庄”在建筑过程中,就充分的体现了以上的本土化建筑理念,建筑师戴复东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利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遵循地域人居的设计理念,利用石头与海草等原材料,使得山庄的耐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使得山庄冬暖夏凉的建筑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重庆渝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当地红砂岩、红砖等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的风格与当地整体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本土化特征。

3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措施分析

3.1坚持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的平衡

随着建筑行业与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人们越发的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注重整体空间系统的维系,在生态建筑理念的引领作用下,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协调与平衡。“冰冷建筑”、“世界风格”现象的产生正是现代建筑过程中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之间不相平衡造成的。为此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人类情感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相互平衡,要充分的分析中国传统礼教中的人文精华,并结合西方先进的现代化建筑理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注重区分建筑设计的差异化,在医院、工厂等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现代工业文明,而在公园、陵园等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人类的情感,通过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相互平衡创造出具有中国本土化风格的现代化建筑设计风格。

3.2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东方建筑或者是西方建筑都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建筑的风格都应该体现本土化的民族传统与国家性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吸取传统的精华,传承昔日的文明并加以创新,紧跟新的时代发展步伐,由此在现代建筑本土化设计过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赋予现代建筑体现时代特征的流动空间,融合传统建筑的轴线关系,以其含蓄的韵味引发人们的联想。在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城市的现代化地标性建筑设计与城市传统的人文历史环境之间的融合,由此体现城市建筑设计的本土化特征。城市传统文化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将其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充分的融合将收到较好的本土化设计效果。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新的技术、材料、功能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注重城市传统历史文脉的传承,由此提高建筑的可识别性,由此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充分结合,体现现代化建筑设计的本土化风格特征。

结语

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风格的主流趋势,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本土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坚持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的平衡,通过对国内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的分析,走适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展现中国本土化特色,传承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精神。

参考文献:

[1]侯健,曹文涛.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15-216.

[2]李天申.当代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倾向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1234-1235.

[3]韩伟.论楚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5.1578-1579.

[4]土化”的文化视野下,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之探讨———北京城区居住建筑设计“本土化”的文化战略[D].天津大学,2016.

[6]韩则冰.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5]李青青.现代居住建筑的“新中式”风格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7]刘敬东,栾世红,汪振泽.论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