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不容忽视的职业暴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供应室不容忽视的职业暴露

吴学梅

吴学梅

(贵州省清镇市中医医院55140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500-02

现在我们医院各临床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都是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发放,所以我们不但要保证物品的质量的安全,保证自己健康的安全也尤为重要,我们经常在科室收到很多感染的器械,如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HBV、HCV、HIV等,甚至会收到缝合针、手术刀片等锐器,长期接触消毒剂及化学清洗剂、润滑剂、除锈除垢剂,工作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职业暴露中常见的职业病梅毒螺旋体,对干燥、高温极为敏感,干燥1-2小时死亡。40℃~60℃时2~3分钟就能死亡,对一般的消毒剂也很敏感。在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数天,在潮湿的器具、湿毛巾或衣服上能存活数小时,对寒冷抵抗力大,在0℃时,可生活48小时,如将梅毒病损标本置于冰箱内,经1周仍可致病。在低温(-78℃)保存数年,仍可保持其形态、活动及毒性。

HBV抵抗力较强,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但65℃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如过氧乙酸、碘伏、含氯洗消剂浸泡,甲醛熏蒸均可使其灭活。煮沸5分钟或60℃10小时及高压蒸气也可灭活病毒。

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敏感。本病毒不耐酸但耐碱,HIV在室温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7天以上,在-20℃冰箱保存,HIV逆转录酶活性至少可维持2个月以上。

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国内一项文献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来自23个城市229家医院的19171名护士报告,8137%的护士在过去1年中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刺伤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

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美国医疗机构疾病检测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经皮暴露的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HIV感染率为03%,

HCV感染率为2%

HBV感染率为6%~30%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供应室引起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1、分类器械时遇到没有去下的缝合针、手术刀片2、清洗器械时没有做好标准预防3、不按清洗区操作流程工作

一、保护屏障

1、手套: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黏膜和不完整的皮肤,都应戴手套。当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当进行静脉切开、内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尸体解剖时必须戴上手套。在接触每位病人后都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等破损时应更换。回收、分类、清洗器械时必须戴手套。

2、口罩或防护眼镜: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当处理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镜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对感染病人施行手术时均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清洗器械时要带上口罩和护目镜。

3、穿隔离衣和围裙:对感染病人施行手术时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均应穿隔离衣或围裙。清洗器械时要穿防护服和防水围裙。

二、手卫生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三、锐器

证据已经表明,在医疗机构内,用锐器刺伤的皮肤损害是职业暴露的最常见形式。使用所有锐器和有锐器效能的工具都要十分小心。

1、针头等锐器:在处理或清洗使用过的锐利器械时,应当采取措施以防针头、解剖刀和其他锐利器械引起的损伤。

2、注射器和针头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用过的尖锐物品一定要直接放人坚固、耐刺的利器盒内。

3、采血时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的危险性。

四、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

1、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一般医疗器械应专人专用,担架、轮椅等不能专用的器械要一用一消毒;下收下送工具每天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分泌物、排泄物、医用敷料、病理废物以及外科和实验室废弃物等污物,应放入结实的一次性黄色袋内,如袋外有污染时须再加套一层,直接焚化处理;

3、污染被服应置于黄色袋内,并标上“隔离”二字,消毒后再清洗;如污染严重,直接封存焚烧;

4、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环境,应用1:100消毒灵(即有效氯约2000mg/L)消毒。

5、如不慎被清洗液贱人眼睛时,立即开启洗眼装置清洗眼睛。

参考文献

[1]李小鸿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