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策略探析

姜荣桓

龙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2657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林业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林业生产和建设在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巨大。所以需要提高工程造林的质量,加强对造林工作的管理工作,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够加快林业工程建设的脚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将对林业工程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策略;探讨

前言

随着植树造林工程实施的不断深化,我国植树造林面积在持续增长,对于改善人们生产、生活、居住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造林工程热火朝天的开展过程中,林业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影响到造林地林木的成活率,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具了解,现如今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工作理念落后、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落后、管理工作存在不科学、不规范之处,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下强化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体制,对于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林管理能够保证工程造林的完美竣工,也是对造林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分工并最大化使用的最佳保证。工程造林管理能够对其资源进行有机调配,最大限度上缩减造林资源的浪费。林业工程造林以其高度的系统性,对管理目标进行精准分化,面对不同的管理目标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案,将管理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力度能够全面提高工程造林的完成质量及工作效率,改善林业部门和社会建设者之间的关系,稳定我国林业建设,扩大我国绿地覆盖面积,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2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所在

工程造林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就将会影响到生产活动与经济建设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之中,相关单位就要做好林业造林的管理工作,并协调好各个环节,提升林业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增强造林上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林业资源发展奠定基础。

3工程造林管理原则

工程造林是一项即系统性与综合性于一身的生产工程,其工程内容涉及到造林、护林、养林等多个方面的工程管理工作。在对林业部门工程造林工程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通过其自身特点,对各个造林内容及造林阶段过程都要园区不同的造林管理措施管理方法。

3.1综合性原则

工程造林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还要注重周边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将造林生态效益与造林后的社会效益纳入总体考量。也就是说,在造林方案设计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影响与生态保护因素,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自身功能,积极带动社会氛围。

3.2协调性原则

工程造林不可以直接追求经济效益,要将眼光放长远计划,特别是造林工程中的各项利益体系也要尽量保证其平衡完善。在公益性的生态园林建设中,要立足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充分展示园林的生态价值,而不是单一只顾经济收益,要使造林建设与时代发展协调统一。同时还要注意工程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保证造林工程顺利进行。

4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策略及方法

作为现代林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程造林技术通常采用现下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式来进行林业工程造林的相关管理工作。通过现代化、科技化的管理手段,能够全面促进林业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也是目前绿色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发展的必要内容。现阶段工程再临管理体系中包括了造林技术管理、造林资金管理、造林设备管理、造林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理等内容。

4.1强化技术管理

林业工程造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施工工程,期间造林方案设计、设备使用、育苗管理、林业经营等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员全程参与。在方案设计时要对方案的使用性与具体可行性进行预估,在技术上控制好造林工程的质量。机械设备的选购与使用上也要针对造林环境选用合适的设备机型,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林还涉及到苗期的管理工作,这是整个造林过程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育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造林工程是否成功。在最后的林业经营管理上,也要加强造林工程的目的认识,以长远利益为基础,合理管理造林工程。

4.2实现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工程造林的重点内容之一。造林工程通常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才能维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资金流动中,如何才能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运行状况、降低成本消耗和物资使用情况等,就成为了造林工程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实现有限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使用工程造林资金时要注意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工程造林无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工程规模上来看,都是一个大规模的项目。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造林工程管理时加强对工程资金的合理化分配,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不同的资金预算。精打细算的使用工程资金,增加项目的严谨性。

4.3加强队伍管理

造林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对领导管理者和对一般职工管理2个层面。领导管理者是工程实施的主导者,负责对工程的设计、管理和监督。因此,加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学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尽快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技巧,确保整个造林工程能够高效运行。对一般职工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氛围。由于林业职工队伍构成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很多职工的业务素质不高,这就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职工工作技能。还要建立一些激励措施,从不同方面对职工进行激励,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就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益。为确保工程造林实施奠定人员基础。

4.4尽量减少无谓消耗

造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设备和人员的合理整合,就可以有效节约一些人力物力,提高设备机械的利用率。对造林流程的科学调整,也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树木的成活率,就与资金消耗有一定关系,成活率高就可以减少苗木资金投入,如果成活率很低,就会出现重复造林现象,浪费的不仅是苗木投资,还有人力和设备等的投入成本。

5结束语

工程造林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除了要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工作原则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林业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合理调配分割,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工程造林管理的策略研究能够带动其良性发展,建立更加健全的造林管理机制,营造林工程顺利完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赢的和谐场面。

参考文献:

[1]韦泽华.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林业科技情报,2013(01):8-9.

[2]于静凤.浅谈林业资源和林业造林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3(32):178.

[3]李铁林.对数字化林业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