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企业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融合

陈锦焕1周广宇2崔成江3

1.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2.河南北斗众创高新技术研究院河南开封475000;

3.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现如今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挑战。由此,需要整合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共同点,重视双重评价标准于产业发展的运用当中,这对于精准建筑评价标准的特点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就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融合办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绿色评价标准;工业化;融合

引言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表示了当前建筑产业所提倡综合效益的发展方向。即需将生态、环保的配置方向与工业化实践形式进行优化,提升传统浇筑工艺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及时分析出影响建筑本身的评价标准,同时结合绿色及工业的评价措施进行融合验证,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兼容要求。

1?企业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基本概述

1.1工业化评价指标

工业化建筑就是将装配建筑理念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使装修建筑能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产业建构。首先,工业化建筑重视对房屋质量的配置要求。即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建筑模式需求,及时转变运行思路,使建筑评价指标设定更为科学,其中装配式施工模式就是这一形式的具体体现。通过配置出相应预制构件形式,并在过程中运用出规范性的评价指标进行测试,有利于使工业化的指标属性更为科学。其次,工业化评价标准也需要衡量出切合建筑的劳动生产情况和工程所涉及的操作流程,确保评价能直接影响工程的生产效果。另外,需要根据房屋的易建性进行探讨,根据工业的要求标准判断出建筑对劳动力的影响情况,最后并采用分类评估的模式对工程的劳动力的支出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产业的运行更为科学、合理。

1.2绿色评价指标

绿色评价指标融合了生态、绿色的发展形式,在企业建设中配置出一个集资源配置、能源使用、节能控制方面的实践措施,促使诸多生态要求能够与能源消耗、水资源协调、材料支出相协调,也在必要的应用机制中满足环境方面的建设运营情况,有利于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生态的、和谐的生存空间[1]。另外,在“十九大”的要求中,也强调了环境保护及建设的导向问题,需要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规则进行推进建设,促使所有评价标准能够全面反应评价细则指标内容,也能在必要的评价要求中满足生态产业的发展及建设。

2企业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融合要点

2.1明确评价指标

企业需要根据工业标准和绿色评价的双重标准进行调控判断,结合必要的实践标准分析出相关评价标准模式及其技巧内容,使两者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促使装配式产业运营形式更为合理。

2.2明确绿色产业特征

绿色标准实践中,需针对工业化的特征形式、工业的成功案例,确立出有效的评估办法和评估经验。另外,相关工作者还需借鉴相关经验和评估方案,根据所涉及的评估要求确立出必要的评估体系,促使绿色产业的发展更为合理。

2.3排除缺陷指标数据

标准评价中,需将信息化技术及各类项目指标的数据融合建设,同时对所涉及的评估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在体系化的数据分类中对评估缺陷,并进行规范性的改正,有利于促使导向配置更为有效。同时,指标配置中,需根据产业工业化的影响方案进行调研,在必要的分析处理中对单一的数据指标进行整合划分和单元分析,并结合对应的评价标注设立相应的权重额度,促使融合的权重分配能适应于建筑产业的发展及建设,也能减小最低项分支的负面影响。

3企业绿色评价标准与工业化评价标准的融合策略

3.1设立融合规则

设立必要的融合策略,在基础标准中融入绿色、工业化的基本运行理念,同时结合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综合配置,有利于确保所涉及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构造形式与实践配置要求相统一。由此,需结合相关产业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实践,根据所涉及的配置观点设立基本指标规则,并以此拓展出相关联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依据。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根据劳动力的要求进行配置,结合劳动生产力的形式、质量要求确立出资源保护方案,使评估的基本要求符合环境保护及生态发展要求[2]。由此,需结合两者的内涵设立出分配权重,根据权重的支出额度设立相关绿化建设率(绿化建设率=)。其中N1、N2分别表示在环境和工业成本作用下的直接成本支出权重和绿色产业建设的权重额度;X1、X2分别表示工业化的进程情况(指数)和绿色产业的进程情况(指数)。通过采用分层分析法(AHP)对影响企业支出权重的额度进行探究,并在必要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得到评估的权重比值“N1:N2=0.7605:0.2395”其中,这一比值主要是通过对成本的支出情况进行深度管理,并在必要的权重参考、应用过程中得到一个关联性的影响方案,这对于后期评估这两方面的权重要求是有利的。

3.2确立核心评估方式

工业及绿色产业标准度的融合评估中,需要采用影响建筑形式的使用周期、使用性能测试规则进行探讨,并以此分类出前期测试阶段、中期设计阶段以及后期工程进行阶段三方面内容。通过明确这三方面的实践要求,采用必要的公式计算出评估项目的分值要求。其中,规划阶段时,需要对建筑的结构情况、外墙功能、项目标准化、工艺模块要求、项目占地面积以及关联性的设计要求进行协调统计;在后期工程进行中,需要对涉及的工艺操作形式、装修方法、管道配置、垃圾处理、焊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协调,并以此得到相应的评估分数。若上述两类要求均评估成功,需对工程内部的环境特点、工程管理方法、运营方法、产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等类目进行测试,并设立着三个阶段的分值数额,标记分支为Q1~Q3[3]。

评估计算中,需要采用:标准对总评分数额进行计算。其中,w1、w2、w3表示在上述三个阶段内评价指标所占据的基本权重额度。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估体系、装配体系整理出相应的评估机制,并根据实际操作过程所占比的绿化情况进行建构。另外,待评估分析统一后,需要根据工业要求和绿色产业的配置要求进行协调处理,同时设立出不同级别的A级分值(评分A个数越高则评估的价值越高),有利于使各类评估数据始终具备较好的统一性,也能让工作人员及时根据相应的产业要求得到必要的实践等级,并在基本(最低)分值的积分要求中得到相应的评估分数据。

3.3完善评估建议

为了提高工业化和绿色评估的价值,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评估要求内容:第一,需权衡工业化制造与劳动生产之间的关系,将新型工业技术和实践方法应用至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绿色的生产理念能够在必要的评估配置中进行优化建构。由此,需要根据主体评估的措施进行综合测定,同时根据所有项目的量化要求进行测试,促使所涉及的管理措施能够以强制性的执行、操控原则进行评估测试[4]。为了促使工业化项目的实施模式效率达到提升,需要设立出基本水平细则,根据产业生态化的要求设计权重比,使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全阶段融入生产与建设当中,也能提高该产业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工业生产化与绿色指标相结合,并在一定应用基础中化改善传统技术的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建筑评价的精准度有积极地作用。同时,工作人员也需利用信息化软件对所涉及的评价要点进行监控,这对于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棣斐,李南,牛芳,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与评价[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292(10):8-12.

[2]王冲鶄,陈丝.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发展态势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No.290(8):63-68.

[3]翟喜梅,查晓雄.绿色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立[J].住宅与房地产:综合版,2017(10):50.

[4]王文博,高山,苏卫铭.绿色电信建筑评价标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11x):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