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专科医院N0~N4护士心肺复苏掌握现状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脏专科医院N0~N4护士心肺复苏掌握现状调查与分析

付莹叶琴邵丹林芸肖瑞芬王虹喻翠英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430022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专科医院内、外科病区N0~N4护士对心肺复苏掌握的情况,便于培训。方法:对我院内外科病区的护士,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深度等部分问题进行调查,应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0~N4级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案,加强随机CPR急救演练,理论与技能相结合,重视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不同层级的护士应采取不同的培训频次及重点,使临床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关键词:心肺复苏;层级护士;培训

心肺复苏术(CPR)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急救技术,及时、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是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前提[1]。当病人在医院发生心搏骤停时,第一目击者大部分为护士,护士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的主要力量[2]。因此,作为心脏专科医院重视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为进一步了解护士对2010版心肺复苏掌握情况,2014年10-12月对270名内外科病区护士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培训后对不同层级的护士掌握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内外科病区N0~N4级护士270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6岁,平均护龄6.8年;其中N0级护士63人,指工作不满1年者或工作≥1年但未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者;N1级护士56人,指在本院从事护理工作≥1年并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者;N2级护士96人,指工作≥3年并获得护师职称(或高年资护士)者;N3级护士48人,指工作≥6年并获得主管护师职称者(或高年资护师);N4级护士7人,指工作≥10年并获得副主任护师职称者(或高年资主管护师)。中专6人,大专132人,本科132人;主管护师32人、护师136人、护士96人、见习护士6人。

1.2研究方法以2010年10月颁布的《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标准,进行理论知识及CPR操作培训。

1.2.1理论培训首先由资深带教护士(获得临床教学老师资质及重症专科护士资质)进行2学时的理论培训,课程一课双讲,覆盖所有的N0级护士;其它层级护士进行自学。并根据指南内容制作CPR理论题库。将指南、PPT课件、理论题库、CPR操作视频及操作评分标准制作成自学包上传到医院局域网供护士随时学习。

1.2.2操作培训包括成人和婴儿心肺复苏术。由技能培训护士长及操作示范老师(获得省级操作比赛金奖者),使用成人、婴儿模拟人在示教室对内、外科病区各护理单元带教护士、护士长进行现场演示指导,并录制视频。1.2.3考核考核分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1.2.3.1理论考核以指南为标准,自行设计理论考试试卷,试卷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意识判断方法、胸外按压位置及幅度、开放气道的方法、人工呼吸的方法、除颤仪的使用、复苏成功的有效指征、急救生命链等[2]。50道单选题,总分100分,≥96分为合格,考试时间为15分钟。理论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操作考核。

1.2.3.2操作考核参考指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设计了评分标准(百分制),主要包含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CPR程序、按压幅度、按压频率、开放气道手法、通气量及频率、按压与通气比、复苏有效指征[3]等知识点。指南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4]:要求按压速率至少100次/min;按压幅度成人至少为5cm,儿童和婴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约5cm,婴儿约4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完全弹回;尽量减少过度的干扰或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能级护士心肺复苏考核合格率比较(见表1、表2、表3)

2.2不同层级护士操作考核“关键指标”考核分析所有考核不合格护士均为关键指标未达标。其中有效通气不达标13人次,位于第1位;有效按压不达标为4人次,居次位。

3、不同层级护士心肺复苏成绩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N0~N4级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采用多元化培训考核方案[5]促使护士保持心肺复苏技能。

每年通过常态化、多元化的培训与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将CPR培训纳入护士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每年至少一次CPR及CPR抢救配合培训及考核,通过讲授、互动练习、视频指导练习、急救情景模拟演练等方法进行,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年终考评、个人晋级的重要指标。

4.2随机CPR急救演练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促进护士CPR技能复习的动力。

心脏病患者突发事件多、抢救多,及时给予患者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才能有效地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每年由质控部组织急救小组对全院所有单元进行随机CPR急救演练,演练中强调团队协作、有效按压、交替按压及有效通气。每次演练均模拟各种现场,设置急救情景,使护士身临其境,综合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3在培训中需注重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非单纯地进行技能培训。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相关理论培训,不同层级的护士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N0级护士以面授为主,其余层级护士可自学。制作PPT、视频及理论题库等,便于护士学习与记忆。理论知识的支持使护士加深了对技能的理解与记忆[6]。

4.4不同层级的护士在培训考核中重点内容与频次应不同。

N1、N2级护士在强化基本功的同时应加强情景模拟演练,提升护士应急反应能力,应将以往每年集中进行CPR与CPR抢救配合考核改为分开进行,有助于保持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君,胡磊,郑蕾,等.大型综合医院心血管急救培训常态化的探索[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2013,8(9):786-787.

[2]杜娟,童宇平,王子秀,等.N1~N3级护士2010版心肺复苏掌握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8):2927-2929.

[3]周晓梅,陆勤美.低年资护士2010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考核中的问题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上半月版):85-86.

[4]陈永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