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159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3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159例分析

李颖

湖南省航天医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目的:对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在我院抽取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并接受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5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159例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患者颅内压改变情况、治疗效果,对比组间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颅内压较治疗前都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将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运用于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外伤;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疗效

Analysisof159casesof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causedby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

LiYing

(Hunanaerospacehospital,HunanChangsha410205)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bilaterallargeboneflapdecompressioninthetreatmentof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causedby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Method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6toFebruary2017in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wereinducedby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and159casesunderwentbilateraldecompressivecraniectomy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asexperimentalgroup,andselected159casesofconservativetreatmentofpatientsascontrolgroup,werecomparedbetweenpatientswithintracranialpressurechanges,therapeuticeffectand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aftertreatmentofcomplications.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withintracranialpressuredecreasedthanbeforetreatment,butthetestgroupdecreasedsignificantly,P<0.05;theexperimentalgroupaftersurgeryrecoverywa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erenoseriouscomplicationsinthetwogroups.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bilaterallargeboneflapdecompression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causedby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

[Keywords]bilaterallargeboneflapdecompression;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clinicalefficacy

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refractorydiffusebrainswelling)是指因为颅脑受到严重的外伤而造成的脑组织发生持续性的肿胀的症状,颅内无明显的脑挫裂伤灶或者出血灶,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颅内压持续性的升高[1]。为了分析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我院对其开展了深入探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并接受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5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159例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区间在23-52岁,试验组平均年龄是(38.21±2.84)岁,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72例,81例交通事故,43例高处坠落,21例重物砸伤,14例平地跌倒。对照组平均年龄是(37.45±3.64)岁,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9例,76例交通事故,38例高处坠落伤,26例重物砸伤,19例平地跌倒。所有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均无比较的意义,P>0.05。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低于8分,其他主要的脏器的无严重的损伤,颅脑CT诊断提示脑水肿、两侧的侧脑室明显缩小、第三与第四脑室以及侧裂池与桥池缩小甚至闭塞,无明显的占位性颅脑挫裂伤病灶或出血[2]。

1.2方法

在全部病患入院之后对其颅内的压力进行持续的监测,与此同时实施常规的降压疗法,例如将头位抬高、使用镇静的药物、过度换气及脱水等。对照组若在实施以上治疗方法之后效果不显著,可选取更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来降低颅内压,例如苯巴比妥法治疗及亚低温法进行治疗等。试验组病患接受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患者处于平仰卧位,将头的正中部位适当的垫高,沿冠状缝作一条线,之后再以两侧的翼点为起点向颧弓部位画一条线,而骨窗的范围为向下延伸到眉弓上缘的部位,向上则与皮缘紧邻,两侧位置可到达翼点,取下整个骨瓣之后,手术操作者从前端十字过矢状窦将硬脑膜切开,然后结扎矢状窦,常规剪开大脑镰,使骨窗的范围和剪开硬脑膜的大小基本保持一致,在进行止血之后将人工硬脑膜、筋膜和自体骨膜取出,实施减张修复进行硬脑膜的缝合,完成手术的目的之后将硬脑膜下的残腔引流管放入,最后将切口逐层缝合手术完成。

1.3观察与判断指标[3]

(1)记录组间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改变情况。(2)疗效评判:格拉斯哥昏迷(GOS)评分法,恢复良好:手术治疗90天后病患的预后状况,患者存在轻度的缺陷,但是基本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轻度残疾:手术治疗90天后,病患可以在家属的保护与帮助下进行工作,功能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但对正常的生活未产生严重的影响;重度残疾:手术治疗90天后,病患的意识已清醒,但存在残疾,必须由家属进行照顾才可以正常的生活;植物生存:手术治疗90天后,病患只可以将眼睛睁开眼或者睡眠,周期清醒;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颅内压较治疗前都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见表1.

2.3并发症

对照组手术之后出现5例并发症,出现硬膜下积液3例,采取腰部穿刺用导管将脑脊液引流出来,一周不间断实施显著好转,手术之后2周出现脑积水2例,采取单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患者恢复意识。试验组未出现脑脊液及颅内出现感染等情况。

3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严重外伤造成的脑血管发生急剧的扩张,血管扩张使脑血流量增多,血量也发生增多,从而导致一侧或者双侧的脑组织发生水肿。脑水肿主要表现为细胞内液生成过多,过多的细胞内液主要存在于细胞中,例如血管的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细胞外间隙出现缩小。脑组织遭受外伤之后释放了很多化学物质,通过脑脊液的循环到达第三、第四脑室,从而在脑血管运动调节的中枢发挥作用,引起脑血管的扩张[4]。临床对该病运用保守法进行减压治疗时,其发挥效果的时间较长,也许会导致不可逆性的脑损伤,对患者的预后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但是传统的减压手术非常单一,没有办法对颅内压力的阶差进行平衡,对脑疝的产生与发展也无法有效的避免。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可以经由足够大的骨瓣对骨窗的范围进行扩大,导致双侧的大脑半球出现向上方的膨胀,在开骨窗及钻骨孔的时候保留额窦周围的骨岛[5],将双额的整块的骨瓣去除,中线部位不将骨桥保留,但要把矢状窦结扎,然后将大脑镰剪开可以避免由于脑组织的压力差而引发的镰下疝[6],从而使颅内压迅速的降低,减少脑组织发生向一侧方向移位的风险以及中脑遭受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生大脑镰下疝及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尽最大可能的对预后进行改善[7]。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颅内压较治疗前都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将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运用于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理想,手术之后的预后状况也较为良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岑明,陈伟峰,宋显兴,等.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5):37-39.

[2]李欢,郝淑煌,马骏,等.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2):129-133.

[3]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等.改良大骨瓣减压、显微侧裂入路治疗伴脑疮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6):5-6.

[4]卫德来.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510-511.

[5]陈宏尊,黄媛.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15-17.

[6]汪明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小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J].河北医药,2013,35(9):1329-1331.

[7]郑艳梅.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在救治双侧小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4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