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游亚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游亚虎

游亚虎

(云溪区人民医院湖南省岳阳市414009)

摘要: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被治愈,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50.8±8.4mL、17.1±7.9min、3.5±1.2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49.3±35.7mL、98.7±10.6min、7.9±1.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腹股沟疝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和传统修补术治疗都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但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修补术治疗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有着相对较高的发病率。现阶段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外科手术,主要包括高位结扎和修补术[1]。为了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本实验以4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含腹股沟斜疝28例,复发性疝14例、腹股沟直疝6例。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内男性14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0.7-77.2)岁,平均年龄(41.5±0.7)岁,病程(3.5-41.8)月,平均(19.4±0.2)月;观察组内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19.4-75.6)岁,平均年龄(43.1±0.9)岁,病程(2.9-39.5)月,平均(20.6±0.4)月。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在手术过后将患者转入康复病房,给予同样的优质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在手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比较,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比较[]

注: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外科手术,但传统手术创口大、患者痛感强,手术恢复时间长,因而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与传统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因为优势明显,因而在腹股沟疝治疗方面倍受青睐[3,4]。在本实验中,48例腹股沟疝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腹股沟疝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和传统修补术治疗都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但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行传统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克兵.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03:48-49+54.

[2]刘礼军,余伟,湛向伟,匡勇军.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04:48-49.

[3]毛由军,贾玉清.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01:62-65.

[4]邵建平.对比分析应用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A0: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