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袋用于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水袋用于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护理

韦永鲜

韦永鲜(百色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究水袋用于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将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用水袋加软毛巾帮助观察组患者预防压疮,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感、灼热感、皮肤潮湿度与压疮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灼热感、皮肤潮湿度与压疮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结论将水袋用于骨科卧床病人患者的压疮预防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水袋卧床病人压疮预防

压疮也称作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被长时间挤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持续性缺氧、缺血、营养不足进而造成组织溃烂坏死。压疮的产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痛苦不堪。骨科病人因行动不便,要长期卧床,由于翻身不便,局部受压严重,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引发压疮,为预防压疮,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橡胶气圈、气垫床、棉垫圈等设备,而我院用直接可充水的水袋与软毛巾以预防压疮,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6—78岁,平均55岁。具体病况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脊柱骨折2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8例,脊柱结核5例,脊柱肿瘤4例,骨髓炎5例。患者多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症状,在入院24h内,组织专人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选出压疮高危患者。Braden评估表[1]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压疮评分为16—20分,都属于压疮高危任人群。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预防方法:两组患者均保持仰卧位,床单要干燥平整。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护理人员每小时为患者按摩一次骨隆凸处,每次5—10min;一旦局部已受压则将棉垫圈或者橡胶气圈垫受压部位以减轻压力。观察组使用大小为36cm*44cm,带有6道凹槽波浪形水袋,以软毛巾包裹水袋,每位患者配备2个。根据患者的受压情况调整水袋的位置,使身体纵轴与水袋的波浪条纹垂直,软毛巾每天更换1次,若被污染或潮湿时则随时更换以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同时帮助患者锻炼抬臀。

1.3疗效判定标准(1)对患者皮肤潮湿感的评价每小时一次,观察2周。以一张普通纸巾测量,若纸巾无汗渍计0分,汗渍面积小于纸巾面积的1/2计1分,超过1/2计2分。(2)皮肤疼痛感评定:采用VRS评分法结合笑脸评估法评估,由患者自述评价疼痛强度和变化,共分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和剧烈痛5级。(3)皮肤灼热感评定:用将心电监护仪上以皮温探头置于患者骶尾处,另一皮温探头置于臀部一未受压区域的皮肤处,比较2探头的温度差,温差为0°的计0分,小于0.5°计1分,超过0.5°计2分。(4)压疮产生情况:Ⅰ期:压疮皮肤处出现按压时不褪色红斑,但皮肤完整。Ⅱ期:压疮处局部皮肤丧失,伤至真皮层,皮肤出现水泡与溃疡。Ⅲ期:压疮处表层皮肤受损严重,溃烂已达到皮下组织乃至肌肉层,多发生感染,伤口呈灰、黄、白混合色。Ⅳ期:压疮已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深至肌腱与骨质,伴随骨髓炎,有渗出物,味道难闻。

1.4护理措施: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因此护理人员要帮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做好基础护理,比如保持被褥的平整干燥、保证病房通风整洁等。此外长期卧床的病人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聊些其感兴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并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热情主动的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以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灼热感、皮肤潮湿度与压疮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住院治疗期间,对照组共发生Ⅰ期压疮7例,Ⅱ期压疮2例,压疮发生率为30%,观察组未发生一例压疮。

表1两组患者皮肤疼痛感、灼热感与潮湿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或者手术的缘故无法随意翻身,而长期卧床又使患者骶尾部长时间受挤压。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需要定时的抬臀,而频繁的抬臀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十分辛苦,也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用水袋法的原理是,水袋内液体的流动能够减轻局部受压,保持血液循环畅通,能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患者长期仰卧,骶尾部皮肤散热降低,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而温度每增加1℃,组织需氧量就升高10%,而组织本身就长期缺氧,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压疮[2]。水袋独特的波浪形槽设计使得气体很容易流通,热气从凹槽缝隙中散去,使受压部位清爽干燥有效降低局部皮肤温度,避免了因出汗摩擦、温度升高等导致压疮产生。此外,水袋中水的流动也能够对局部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舒适感。

之所以用软毛巾是因为由于市售水袋多用PVC复合材料做成,材料本身无吸湿性,所以要用外包软毛巾来弥补这个不足。软毛巾出色的柔韧性与吸湿性可以有效吸除患者受压部位产生的汗液,保持皮肤清爽,同时也避免了水袋材料与皮肤直接接触引起过敏的可能[3]。毛巾的清洗与更换十分方便,极大的降低了护理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床单带给患者的不便。此外,护理人员很容易把水袋放入患者受压部位,操作简单。而毛巾与水袋的价格低廉,患者也乐于接受,能够为每位患者配制双份,这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案例的结果表明将水袋用于骨科卧床病人患者的压疮预防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惠方.多种方法在压疮防治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7.12(2):23—24.

[2]吴伟仙,林茜茜.水垫加棉布套在骨盆骨折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5):396—397.

[3]蔡丽.浅谈水袋预防病人的褥疮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2010(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