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杨金花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目的:探析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的癌痛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感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比例为52.94%,高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癌症疼痛;舒适护理;效果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269-02

癌症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癌症发生率不断上升[1]。癌细胞的侵蚀,会给癌症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除了针对性治疗之外,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的癌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舒适护理的实践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的癌痛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34例,女性16例,男性18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8±2.1)岁;观察组患者共34例,女性17例,男性1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1±2.3)岁。两组在基础性资料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内容如下。

1.2.1疼痛健康宣教癌症患者都不可避免的要忍受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应当进行疼痛宣教,告知疼痛发生机制、应对策略、疼痛强度描述方法等,使患者掌握简单的疼痛减轻方法,如看电视、听音乐、看书、读报、皮肤按摩等[2],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正确反映疼痛程度,尤其是在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时,及时向医生进行说明。

1.2.2心理舒适护理为了增加患者的配合度,减少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苦闷,在双方的互动中赢得家属的配合,构建良好的关系。说明家属陪伴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的子女,他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对疾病的配合度。除此之外,还应说明用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不至于影响情绪或暂停治疗。

1.2.3用药舒适护理在了解患者疼痛情况的基础上,实施“三阶梯”[3]止痛处理方案,给予相应阶梯的止痛药物。用药中,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疼痛程度,做好记录工作。用药后,若患者只是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可不采取处理对策或给予止吐药物进行处理,切忌滥用止痛药物,以免产生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用阿片类药物后很多患者会便秘,因此应当在用药后提醒患者多饮水,在饮食上多摄入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同时适量的活动,促进肠胃蠕动。

1.2.4环境及饮食护理病房温度应维持在22~26℃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病房内可摆放一些书籍,供患者阅读。病房内应当限制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过多影响空气质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对患者休息、睡眠的影响。癌痛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不愿意饮食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加强宣教,明确饮食在患者病情恢复中的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后,针对性的制定饮食计划,保证饮食结构科学。

1.3评价标准

使用数字强度分级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为无痛,1~4为轻度疼痛,5~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护理后,若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超过2度,为护理显效;若患者疼痛减轻程度为1级,或稍有缓解但未达到1级,为护理有效;若患者疼痛程度未缓解,且有加重情况,则为护理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的数据统一使用SPSS19.0处理,计数资料以χ?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程度比较

对照组中轻度疼痛8例(23.53%),中度疼痛16例(47.06%),重度疼痛10例(29.41%);观察组中轻度疼痛18例(52.94%),中度疼痛12例(35.29%),重度疼痛4例(1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总有效率

对照组中护理显效11例,护理有效15例,护理无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6.47%(26/34);观察组中护理显效18例,护理有效14例,护理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32/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癌痛是癌症的“第五生命体征”,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还对其生命质量构成严重威胁,护理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减轻负担。舒适护理中,强调以患者的个人感受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护理操作。对疼痛知识的宣教,可以使患者增加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心理护理可进一步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环境及饮食护理可以减少外界对患者造成的刺激,用药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积极面对不良反应,接受合理的护理处理。总的来说,对于癌症疼痛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有效弱化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比例为52.94%,高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茜.利用品管圈提高癌症患者疼痛知识知晓率[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55-656.

[2]岳志丽.63例癌症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03):247-249.

[3]朱文丽,朱楚玉.护理心理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5,29(03):206-207.

[4]谢锦嫦.护理干预在癌症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