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抢救流程优化的实际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抢救流程优化的实际效果观察

余惠萍

余惠萍

仁寿中鑫医院四川眉山6205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监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抢救流程优化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急诊科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急诊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抢救流程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流程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时,通过对其抢救流程进行适当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程优化;重症监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403-01

急诊重症监护室是医疗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等特点,且容易出现病情危急加重的情况,监护室护理人员须随时准备配合抢救,通过积极的抢救准备,保障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1]。为了进一步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抢救流程优化的价值,本研究将对作者曾工作的医院——河南宏力医院急诊科120例急诊重症监护患者采用不同抢救流程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120例河南宏力医院急诊科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中有20例女性,40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2—83岁,平均(58.4±2.4)岁,该组中有4例肾脏疾病患者,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4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中有23例女性,37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4—84岁,平均(57.9±1.6)岁,该组中有5例肾脏疾病患者,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传统流程进行抢救,即在患者抢救时选用多医多护方式,患者病情危重时,所有在场医务人员均参加抢救,无需分工,对占位情况无明确界定,均于抢救完成后再予以填写抢救记录。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采用优化流程予以护理,即将经验丰富的护理组长作为整个护理团队一线负责人,由其具体负责整个护理流程及内容的规范化安排。对参加抢救人员工作安排时,最好选用临床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头部及仪器监护等护理工作,并让他们与护理组长一同对所有参加抢救护理人员工作分工、站位等情况进行安排。同时须由护理组长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配合医生来负责患者呼吸机连接、吸痰、气管插管以及心肺复苏等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__项生命体征、面色及意识情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主治医生[2]。

选择一名护理人员位于患者右侧,其主要负责工作为准备相关抢救、复苏药物、采血、配血、输液、建立静脉通路、除颤等工作;另选一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抢救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仪器,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抢救用药及用物、监测仪器信息等情况作出准确记录,以备抢救完毕后核对[3]。完成抢救后,由护理组长与高年资护士核对药物使用情况、查对医嘱、补写抢救记录,同时做好患者安抚及后续生命支持等工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予以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共42例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表示十分满意,16例患者表示较满意,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6.67%;其中58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66%。对照组中有3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十分满意,10例患者表示较满意,1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为71.67%;其中52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6.66%。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人平均抢救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6.67±

1.22)min,相比对照组患者(9.66±3.22)min的抢救用时明显较短,由此可以确定应用优化流程护理可有效缩短抢救术时,提升患者抢救效率。科室医生满意度相比,应用优化流程组的医生满意度明显较高,有效强化了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医护配合默契度。

3讨论

流程管理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管理理念被逐渐应用到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来,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3]-[4],医院在开展护理工作管理时,通过对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服务流程给予适当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输出,从而降低医院护理成本投入[5]。而同时优化急救流程,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将其纳入护理管理流程之中可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得到更有效的照顾。

但值得注意的是,急诊重症监护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多变,且疾病种类较多,对其临床护理时,稍不注意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同时此类患者也是出现医疗纠纷最多的群体之一,所以针对其护理工作保持高水平质量尤为重要[6]。而现代临床实践也进一步证实[7-8],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时,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质量,也直接反映着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该环节的护理管理工作,优化抢救流程不可或缺[5]。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对急诊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护理时,通过加强护理管理,优化抢救流程,确保急救抢救过程各环节护理人员分工的明确具体,能够保证患者出现危急情况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避免患者因抢救不及时而出现不良事件,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娇华,梁金清.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

[2]李慧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效率的策略[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

[3]杜云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0)

[4]AhlersSJ,van-GulikL,van-der-VeenAMetal.ComparisonofdifferentpainscoringsystemsincriticallyillpatientsinageneralICU.[J].Criticalcare:theofficialjournaloftheCriticalCareForum,2013,12(1):R15-R15.

[5]TaylorBE,SchallomME,SonaCSetal.EfficacyandsafetyofaninsulininfusionprotocolinasurgicalICU.[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2011,202(1):1-9.

[6]吴娇华,梁金清.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

[7]陈明君.ICU护理管理中加强基础护理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

[8]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等.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