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建华

李建华(苍溪县元坝中心卫生院四川苍溪628415)

【摘要】目的对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证实B超诊断的确切价值;方法以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分娩的12899例产妇中154例畸形胎儿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前B超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的准确率,并对造成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B超诊断在严重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的检出率为82.2%。在趾、指、口、耳等部位的小畸形胎儿诊断的检出率仅有7.4%,经比较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患儿中以神经系统畸形患儿居多,占所有研究对象的62%,而B超产前诊断的检出率也高达93.5%;B超诊断脊柱裂和无脑儿的诊断最早,可在妊娠16周进行确诊。十二指肠闭锁、食道、肛门等消化道畸形胎儿的B超产前诊断率较低仅为16.7%。先天愚型和复杂先心等畸形的B超产前诊断较难。对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进行分析,羊水量、孕妇合并癫痫、梅毒等与胎儿畸形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B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等优势,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妊娠中后期尤其是分娩前夕使用B超检查能够明确诊断胎儿畸形。临床检测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工作态度对诊断的准确率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B超检查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应用分析

随着B超检查技术的发展,B超已成为产前排除胎儿畸形的重要检查指标。随着检查在妇产科的普遍应用,新生儿的健康率显著提高。直接保证了我国新生儿的健康质量,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但在现阶段,B超检查受临床检测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工作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了部分产妇虽然产前行多次B超诊断,依据对胎儿严重畸形造成漏诊。为了提高B超诊断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准确性,我对2008年3月-2012年3月分娩154例畸形胎儿的诊断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基本资料

在我院分娩的12899例产妇中出现畸形胎儿154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孕妇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9岁;初产妇118例,经产妇36例;其中严重畸形100例,手指、脚趾、尿道等部位小畸形54例。对其导致胎儿畸形原因进行分析:孕妇伴相关疾病者52例;梅毒2例,癫痫4例,巨结肠家属史2例,孕期服用丙戊酸钠等药物,妊娠早期出现发热6例,高血压8例,乙肝6例。

2结果

2.1B超产前诊断的检出率

严重畸形胎儿100例,占畸形患儿的65%,B超产前检查检出45例,检出率为82.2%。在趾、指、口、耳等部位的小畸形胎儿54例,占畸形胎儿总数的35%;仅有4例经B超产前诊断确诊,检出率为7.4%,漏诊率高达92.6%,经比较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2.2B超产前诊断各系统严重畸形胎儿分布情况

严重畸形患儿共90例,在患儿中以神经系统畸形患儿居多,占所有研究对象的62%,而B超产前诊断的准确率也高达93.5%;B超诊断脊柱裂和无脑儿的诊断最早,可在妊娠16周进行确诊。十二指肠闭锁、食道、肛门等消化道畸形胎儿的B超产前诊断率较低仅为16.7%。先天愚型和复杂先心等畸形的B超产前诊断较难。具体数据分布如表1。

表1B超产前诊断各系统严重畸形胎儿分布情况分布表

2.3胎儿畸形的影响因素

对154例畸形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羊水量、孕妇合并癫痫、梅毒等与胎儿畸形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中羊水过少14例,羊水过多30例,在44例羊水量异常的孕妇中出现胎儿畸形14例,占近1/3。研究中1例妊娠伴发癫痫,其胎儿出现脊柱裂,脑积水和马蹄足等畸形;1例妊娠并发梅毒孕妇直接导致胎儿死亡。在对妊娠高血压、感冒等并发症对胎儿畸形的数据分析中,未得出明确的相关性。

3讨论

B超诊断已成为临床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是临床提高新生儿健康质量的重要保证。该法以操作简单,无痛苦,畸形检出率高等优势,受到医患的认可,现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妊娠质量评价手段。

3.1B超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

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胎儿形态结构出现异常,尤其是严重畸形的胎儿在妊娠28周前可有明确的B超显示,可根据B超诊断结果及时采取中止妊娠处理,达到降低胎儿畸形率和死亡率,进而提高新生儿质量。但是胎儿畸形出现清晰的B超影像要在妊娠16周后,因此从妊娠中期进行B超产前诊断具有更重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数据证实,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病率较高,其中神经管闭合不全者占先天畸形的50%左右。脊柱裂、无脑儿等神经管畸形均在第16-20周内完成确诊。研究证实,脑积水畸形出现B超影像的时间相对迟缓,我处研究中的15例脑积水畸形分别于24-32周进行确诊,最早病例于妊娠24周检出,2/3的畸形患儿于30周后确诊,所有患儿均在28周后采取中止妊娠处理。在指、兔唇、趾畸形、腭裂、尿道下裂等小畸形的B超诊断中仅有兔唇患儿检出,检出率仅为7.4%。对胎儿畸形程度与检出率之间进行比较,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B超诊断的检出率与先天畸形的变化的显著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3.2超声的生物物理效应及安全剂量

超声波通过机械能量在患者体内传播,根据机体组织的声阻抗性及摩擦等作用,将超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使组织的温度升高。当超声强度为40mw/cm2时,持续照射5min便可导致人体组织出现空化现象,进而引起组织破坏性变形,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因此在超声检查过程中需要采取安全剂量,既能保证检查效果,又不因超声检查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常规超声诊断的安全阈值为10mw/cm2,在此安全阈值下对患者进行检测,不会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3.3提高B超产前诊断的水平

虽然现阶段B超产前诊断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B超诊断仅作为对胎儿发育情况、羊水及胎盘的发育情况进行检测,预测孕妇及婴儿的安危及制定终止妊娠等相应的处理。而且在微小畸形的诊断中的检出率较低,临床漏诊严重。要提高B超诊断的临床检出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检测和诊断水平。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B超诊断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逐步增加,在B超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的检查,能够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伴有羊水异常及相应并发症的产妇进行相应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明碧.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04).

[2]胡海涛.B超诊断胎儿畸形33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16).

[3]杨新英.腹部B超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8,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