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待灭菌物品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待灭菌物品的管理

周珊

周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430070)

【摘要】针对待灭菌诊疗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调查,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待灭菌包的合格率,确保灭菌质量的合格。

【关键词】待灭菌物品清洗质量物品摆放包装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352-01

待灭菌物品是灭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符合标准是确保灭菌质量的基础。这包括外包装的质量和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及物品的摆放等,通过对我院带灭菌物品的抽查发现其中存在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反馈和整改。使带灭菌包的合格率大大提高,确保灭菌质量的合格。

1.存在的问题

1.1清洗质量不合格

通过检查发现部分待灭菌包内的器械,器皿清洗不彻底,存留污渍,锈斑,水渍等等。

1.2物品的摆放不合理

有的待灭菌包里的盆,碗等叠放在一起,无单独包装,带盖器皿未打开筛孔。照成蒸汽穿透障碍。

1.3包装不合格

(1)包装材料不合格

有些棉质包布反复长时间使用,使包布出现孔,洞,及纤维老化,缝隙加大,阻菌率降低。有些科室还在使用一些硬质容器,有些容器老化变形筛孔不能打开及闭合。

(2)包装不规范

有的待灭菌包超重超大,不利于饱和整齐的穿透及冷空气的排出。还有的待灭菌包包装过紧或过松,包装不严密,不美观。

(3)标识不清

有些待灭菌包外标识不清,信息不完整,无查对者,无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等等。

2.对策

为保证待灭菌包的质量合格,我消毒供应中心设专人管理,层层把关,每日专人负责对外包装进行检查,每周对包内物品进行抽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带灭菌诊疗包给予整改。

2.1确立标准

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晨会,周会,月会上进行通报,与护士们进行沟通,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避免再犯。及时传递消毒灭菌工作的新技术、新理念。根据新技术规范确立正确的标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2加强检查

查对者每日要严格检查外包装质量。

(1)包装材料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并有使用次数记录。因此,对检查出有污渍的包布一律退回洗衣房返洗,对破损的包布进行更换,报废。取缔开放式储槽。

(2)包装规格

新的管理规范规定:灭菌包重量器械类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不超过5公斤。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于超重超大待灭菌包与科室进行协调,使其拆小包装。

(3)包装标识

针对标识不清的问题,我科为各科室统一制定科室标识。指示标签打印双人核对,确保指示标签上信息完整,针对易于混淆的科室,有醒目标识牌区分。

主管每周抽查包内质量

(1)清洗质量

一些器械、器具由于长时间使用,产生锈斑,用除锈剂浸泡,用专用工具清除。对有机物污染,像血液、体液等污染器械、器具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超声清洗。

(2)摆放要求

盘、盆、碗等器皿宜单独包装,或用纱布隔开。诊疗包与诊疗包之间要有适宜间隙。

3.总结

待灭菌的包装、包内物品的清洁程度、放置方法等因素都会对灭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待灭菌包的监控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证待灭菌包的各项指标合格,才能保证灭菌监测的合格。

参考文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卫生部WS310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