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手术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保胆手术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宋俊峰

宋俊峰

广西陆川县中医医院外科邮编:537700

【摘要】:到目前为止,关于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式中,是切胆或者保胆还没有确定。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检索,总结保胆手术术式选择、治疗依据等,并对保胆手术相关问题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取石;保胆;胆囊结石;内镜

胆囊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外科疾病,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普外科病患中,胆囊结石患者所占比例为11.52%,西方发达国家胆囊结石发病率大约为11%~15%,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大约为3.1%~20.0%[1]。当前胆囊结石治疗方法依旧为外科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的金标准[2]。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式中,是切胆或者保胆还没有确定。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检索,总结保胆手术术式选择、治疗依据等,并对保胆手术相关问题研究作一综述。

1保胆手术依据

1.1去留胆囊问题

开腹切除胆囊手术兴起于1882年,实施该手术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胆囊中有结石;二是胆囊为结石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但是随着临床深入认识胆囊功能发现,胆囊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与消化器官[3-4]。切除胆囊依旧无法避免胆系结石的发生,而且切除胆囊还会造成胆囊功能的缺失,导致更多新问题,比如,腹泻、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腹胀等并发症,所以,研究非切除性治疗胆囊结石逐渐受到关注,而保胆手术也日益被相关学者所重视[5-6]。

1.2保胆手术后结石复发问题

保胆取石术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胆囊造瘘术、胆镜碎石清除术、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由于结石具有较高复发率,所以在临床中很少用胆囊造瘘取石术,而胆镜碎石清除术由于具有较高结石遗漏率,所以逐渐被淘汰[7]。内镜保胆取石能够有效解决取石复发率较高的问题,纤维胆道镜下,通过胆囊底部切口可以实现干净、彻底取石,而且便于操作,可以对患者胆囊所有部位进行检查,具有较高保胆治疗率。

2保胆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2.1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1.1适应症

①取石后,胆囊依旧存有功能,通过B超、胆囊壁无显著增厚及光整对脂肪餐与空腹胆囊收缩面积在30%以上的指标进行反应;②患者保胆要求明确;③胆囊管与胆总管通畅[8]。

2.1.2禁忌症

①患者胆囊壁出现增厚、萎缩性或者瓷化胆囊;②胆囊周边粘连严重,对胆囊收缩具有限制性作用,对胆囊排空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结石复发率;③胆总管或者胆囊管出现梗阻,无法及时解除[9]。

2.2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从根本上说,胆囊息肉的病理诊断为:炎症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样增生、腺瘤、血管瘤、腺瘤癌变以及平滑肌瘤等。临床中应用B超后,显著提升了胆囊息肉诊断率,因为一部分胆囊息肉会有导致癌变的可能性[10],传统治疗无法对息肉性质加以确认,所以就不得不切除患者胆囊息肉,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无需胆囊切除依旧可以将病灶清除。

2.2.1适应症

①胆囊功能比较好,能够通过B超、胆囊壁无增厚、光整测定脂肪餐或者空腹时收缩面积在30%以上的指标反映;②息肉直径在5mm以上;③病理切片检查息肉属于良性[11]。

2.2.3禁忌症

①具有较差的胆囊功能,脂肪餐后实时B超检查发现胆囊没有缩小;②合并黄疸或者胆道阻塞;③胆囊内出血,不易止血;④通过快速病理检查发现细胞增生较为活跃;⑤息肉基底宽无法彻底摘除[12-13]。

3保胆手术术式分析

3.1小切口保胆取石

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去抬高头侧30°体位,保证胆囊下移,便于向外牵拉胆囊。取右上腹肌肉切口大约3cm,入腹后提拉胆囊底部至切口,同时妥善固定,通过电刀将胆囊底切开大约0.6~2.0cm,将胆汁吸净,插入胆道镜,通过取石网取净结石,对患者胆囊管开口是否留有胆汁进行观察,必要情况下,可在手术过程中实施超声检查,以证实取净结石[14]。

3.2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后,通过4孔法对患者胆囊是否为急性炎症、出现粘连情况与否等进行探查,切开胆囊底大约1.0~2.0cm,将胆汁吸尽后,置入胆管镜,采用取石网取出结石,对是否有结石残留进行彻底检查,保证可以看到胆汁能够从胆囊管流出,胆囊切口缝合用可吸收缝线,对患者胆囊进行全层缝合。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全程通过腹腔镜完成,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较高腹腔镜技术要求,患者必须全身麻醉,具有较高费用[15]。

4总结

到目前为止,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后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受到临床专家学者的重视,而保胆取石手术不仅能够对患者胆囊功能加以保留,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切除胆囊后造成胆管损伤等一系列问题。是保胆或者不保胆,必须与患者治疗态度与胆囊功能相结合来综合判断。医学突破也应该以基础研究为前提,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保胆取石手术还有待临床研究与基础性研究来评价。

参考文献:

[1]姜皓,施维锦.保胆取石术的现状分析[C]//2013国际肝胆胰外科东海论坛暨第25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2013:100-101.

[2]惠栓.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及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3:198-199.

[3]董云生,李鹏,金虎,等.腹腔镜合并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75-76.

[4]ZhuH,HanZ,ZhangX.Analysisforfactorsaffectinggallbladderfunctionrecoveryafterminimallyinvasivegallbladder-preservingsurgery[J].ChineseJournalofGeneralSurgery,2014,23(2):174-177.

[5]朱燕辉,陈雪江,阳生光,等.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保胆取石患者胃肠功能及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8):125-126.

[6]胡海,何川琦,黄安华,等.两孔法与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镜保胆取石术的随机对照研究[C]//2014全国内镜微创保胆高峰论坛.2014:120-121.

[7]郭宝兰.全麻下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的护理研究[J].河北医药,2014,(2):309-310.

[8]姚国相,刘海军,姚凯,等.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前瞻和对照性研究[J].腹部外科,2013,26(5):195-196.

[9]杨媛媛,牛刚,丁宪群.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98-199.

[10]杨传雷.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研究[J].药物与人,2014,(10):202-203.

[11]杨建勇.胆宁片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8):70-71.

[12]黄驰.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保胆息肉切除术30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35-36.

[13]周傅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石症术后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8):198-199.

[14]黄安华,胡海,赵刚,等.经脐单孔与经典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1):12-13.

[15]周月红.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研究[J].现代养生b,2014,(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