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观察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邓艳

(三台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总结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比较心理契约管理前后我院合同制护士50名职业倦怠情况与离职率。结果:管理后护士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倦怠评分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离职率(6.00%)、意向离职率(4.00%)明显低于管理前(20.00%)、(16.00%),P<0.05。结论:心理契约应用于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降低护士对工作的倦怠情绪与离职意向,减少护士离职率。

【关键词】心理契约管理;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离职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321-02

“心理契约”指的是存在于员工、企业间的隐形契约,其基础与核心均为员工满意度,正常而言,心理契约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期望,包括良好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吻合、安全感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晋升空间、培训与发展的机会等等。近年来招聘合同制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临床对护理人员短缺,但由于工作繁忙等工种因素,仍存在流失率高表现,不利于医院护理团队的稳定与服务质量的提升[2]。本文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总结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效果,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期间我院合同制护士5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12±1.25)岁,工龄1~15年,平均(4.52±1.54)年;其中中专35名,本科15名;在心理契约管理前(2015.12~2016.11)与管理后(2016.12~2017.12)完成两次不记名职业倦怠量表问卷调查,发放并统一回收,有效回收率100.00%。

1.2方法

利用心理契约动态性决定管理内容、时间、条件,并于管理期间不断变更与修订,重点分析护士在心理契约管理期间变化、有无违背与破坏,并结合分配制度改革、组织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变化、工作放肆与方法等影响因素展开具体管理内容。我院展开心理契约全程动态化管理流程内容如下:①在招聘期间建立并展开心理契约,即招聘期间提供明确且公开的有关信息,如当前医院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招聘职位要求、医院责任与义务等,并在招聘中应强调对应科室领导与护士长的参与,为应聘护士提供更加真实的印象。另外,了解应聘护士提供其学历、工作经验、技术、对医院期许等信息,避免双方不切实际的期望与无法实现相关保障的承诺,避免初期脆弱的契约关系的破裂,构建稳固心理契约;②进入岗位后,除了必要的岗前培训外,应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心理契约力度,即岗前3d做好院内培训工作,包括医院概括、福利薪酬、规章制度、技能培训、介绍医院文化价值观、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等内容,并接受专门职业态度教育。通过外出学习与户外活动,满足新人间的相互认识,并融入大集体;③对于员工的期望予以主动开发并满足,确保心理契约依据规划长期履行,如有条件医院为新人租住单位附近公寓、逢年过节组织联欢活动;④加强与新人间的沟通,观察并促进心理契约动态调整,了解合同制护士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工作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并依据其现实情况完成适量、合理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完成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对压力源不同应对方式等评估,量表内共计65个题项,包括压力源、职业倦怠3个部分(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等)、生理与心理、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完成,累及得分越高表示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得分值不足140.5分判定为轻微或无工作倦怠,轻中度工作倦怠分数为140.6~160.4分,重度工作倦怠重度超过160.5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率”采用卡方值检验。

2.结果

2.1管理前后护士倦怠情况表现

管理后护士情绪衰竭(15.79±3.58)分、人格解体(11.52±4.21)分、成就感降低(17.56±2.25)分、倦怠评分(44.79±10.25)分明显低于管理前(10.69±3.54)分、(6.79±5.41)分、(13.62±4.18)分、(32.15±16.18),t=7.163、4.879、5.869、4.667;P<0.05;

2.2管理前后护士离职率与意向比较

管理后离职3名(6.00%)、意向离职2名(4.00%)明显低于管理前10名(20.00%)、8名(16.00%),χ2=7.471、6.722;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可见,管理后离职率(6.00%)、意向离职率(4.00%)明显低于管理前(20.00%)、(16.00%)。此数据提示心理契约管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护士离职率,减轻护士的离职意向[4]。③心理契约的落实有效协助医院管理者对员工需求的全面认识,进而对护士人才的流失详解,包括护士感觉工作疲累、无安定感、事业无发展前途、再择业倾向大等,导致出现选择福利待遇更满意的单位,或更感舒适的单位[5]。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应用于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降低护士对工作的倦怠情绪与离职意向,减少护士离职率。

【参考文献】

[1]黄群.基于心理契约的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7,5(33):117-119.

[2]张文静.试论心理契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5(7):223-224.

[3]聂贵洪.浅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契约[J].科学导报,2016,14(5):52-53.

[4]田红霞.基于心理契约探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6,12(20):34-35.

[5]唐菁菁,赵挺生.心理契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耦合与应用[J].东南学术,2017,8(1):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