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郭俊平

郭俊平(河南省中牟县中医院眼科451450)

【摘要】目的:对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该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从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特征评估,研究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2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康复,治愈率为46.7%;17例药物治疗有效,有效率为28.3%;15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患者症状出现一周后,进行抗真菌治疗。初诊患者病灶出现超过16mm2的浸润,前房积脓深度超过2mm。经鉴定发现镰孢菌真菌引起的角膜炎具有较差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R77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67-02

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较高的致盲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如遇到较为严重的病情,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预后效果。因此,加强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对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对象,研究预后影响因素、现对研究情况进行报道: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其中34例患者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24~92岁,平均年龄(55±13.56)岁。临床检查排除患者其他眼科疾病,且均符合纳入标准要求。

2.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专科检查:利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患者的前房积脓状况,并对溃疡面积进行测量;同时给予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进行真菌菌种检定、角膜刮取物真菌培养以及角膜刮片查找真菌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眼部并发症、临床症状、治疗史、眼部感染诱因等内容。

给予患者3g/L氧氟沙星眼膏及1.5g/L二性霉素B眼液、5g/L氟氧唑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配合使用50g/L那他霉素眼液;如患者出现前房反应,增加复方托品酰胺眼液;对于前房积脓、浸润严重,且角膜溃疡面积超过30mm2的患者,全身静脉滴注100mg的氟康注射液,并配合服用伊曲康唑100mg,每天检查患者病情情况,并对使用药物进行适当调整,患者出院后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复查,坚持观察30d,详细记录患者角膜上皮破损、溃疡面积及深度房前积脓情况。

3.纳入及排除标准

将溃疡面积超过2mm2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剔除患有肾、肺、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同时,将住院前混合感染、角膜穿孔以及全角膜溃疡的患者予以排除。

4.疗效判定

治疗后患者角膜基质浸润得到遏制,未积存荧光素钠颜色,具有完整的角膜上皮为治愈;积存荧光素钠颜色;角膜基质浸润面积减少超过30%,不过仍未完全治愈为有效;角膜溃疡面积进一步增加或无变化,角膜穿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为无效。

5.数据处理

使用软件SPSS17.0处理记录的患者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影响真菌性角膜炎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真菌性角膜炎预后情况

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后,28例患者治疗后康复,治愈率为46.7%,17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28.3%,15例患者治疗无效。在治疗无效的患者中,镰孢菌属的病例数较治疗有效、治愈的高。

2.真菌性角膜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将治疗有效和治愈的患者称为治疗有效,而治疗无效称为治疗失败。不考虑其他混杂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菌种培养结果为镰孢菌、就诊时前房积脓深度超过2mm、溃疡面积大于16mm2以及抗菌时间超过7d等因素,是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

三、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眼科疾病,往往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给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后,15例患者仍无效,说明尽管现在经济发达,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失败率仍较高。因此,对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因素进行研究,对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失败的患者中超过一周后进行抗真菌治疗占的比例较高,说明抗真菌时间会给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调查发现,临床治疗中由于抗真菌性药物的缺乏,以及医生缺少相关治疗经验,使不少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大大增加指标失败率。因此,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时,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应早发现、早治疗。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前房积脓深度超过2mm、角膜溃疡面积超过16mm2仍是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不可忽略的因素。其中患者角膜面积超过16mm2,一般基质浸润的深度较深,如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后期会出现发生角膜穿孔现象。而前房积脓指前房沉积大量白细胞,常由曲霉菌感染、损害严重以及病程较长等因素引起,如果不进行治疗,会使患者患上继发性青光眼与感染性高眼压综合症,增加病情控制的难度,因此急需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眼内炎、角膜穿孔的发生。分析可知,针对前房积脓深度超过2mm,角膜溃疡面积大于16mm2的患者,除进行保守治疗外,还应采取有效方法,将治疗风险降至最低。

另外,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镰孢菌属是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患者角膜中镰孢菌属以平行与板层的方式生长,当发现时角膜病灶已发展的相当严重,且治疗药物不容易到达角膜内,因此,严重影响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较大危害性,而且不容易治愈,因此,医学界应加强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丽敏,李宝祥,李晓燕.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及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196+199.

[2]姜钊,赵桂秋,高昂,陈文俊,林静,胡丽婷,车成业,王谦.真菌性角膜炎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6:2686-2688.

[3]陈金桃.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性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0:2028-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