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重症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

马琰琰

马琰琰(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45675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69-02

【摘要】对于重病患者,呼吸的顺畅、有效通气的维持以及气体交换的充分都是在急救与治疗过程中顺利进行抢救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对重症病人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可以降低气道伤口的感染率,而且还能避免气道堵塞以及肺部的感染与并发病的发生。因此说,人工气道护理是成功抢救的保障。这篇文章就关于重病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希望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重症病人气道护理护理措施

一、妥善的固定插管

有关要进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首先要把它的脸部的汗渍以及油渍用一块干的纱布擦干净,然后将插管以X形或者是Y形的样式用胶带固定住,并且要仔细的记录插管插入口中的深度,再进行空腔的护理时,要时刻注意插管的位置有没有移动,另外,必要时要给病人使用上约束带,防止病人自己将管拔出。

二、对呼吸道要加强湿化

对有些重病患者,在救治时,有时需要对其建立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后,病人的呼吸道湿度会升高,本身带有的湿化功能会丧失,呼吸道内纤毛的运动会会减弱,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分泌物的排泄受到阻碍。所以说,人工起到护理最关键的就是要对病人的呼吸道加强湿化。气道湿化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使痰液容易被吸出,不至于痰液因为干而阻塞了气道,除此之外,呼吸道的湿化还能使病人免受肺不张、气道阻塞、继发感染并发症的痛苦。还有的重症患者要用到呼吸器,呼吸器大多都有加温湿化的功能,在运用这个功能时,最好的方法是用注射液代替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因为,生理盐水容易结晶,然后将湿罐的孔堵塞,或者会粘在湿化用纸上,导致湿化效果达到预想目标。除此外,还有一些病人不用呼吸器,那么这些病人最好使用人工鼻进行吸氧,或是用雾化器切面罩,然后,一定时间里往气道里加入湿化液,以保证呼吸道的湿化。

三、保持通畅的呼吸

有的病人病情比较严重,会出现身体反射较为迟钝,并且没有力气咳嗽,从而,积累在呼吸道理的分泌物没办法被咳出来,积累的分泌物多了,会是气道的阻力增加,使病人感到呼吸困难,并且还使得二氧化碳出现潴留现象,甚至还会因为这些不干净分泌物堵塞气管而使病人窒息最后死亡,因此说,及时地对病人进行吸痰工作非常重要。再吸痰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进行吸痰前和吸痰后要对氧浓度进行提高,并且2到3分钟一次,另外,在气道内加入3到5毫升的湿化液。在对分泌物进行抽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吸引负压不要超过50MMHG,还要注意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操作要熟练、轻、稳、快,当需要上提吸痰管时,记住要将管以左右旋转的方式上提,并且每次的抽吸时间不要大于15秒,否则会引起低氧血症的发生。终而言之,要保持气道畅通,就要借用一些吸引方法,还要注意防止一些因为操作不当而对病人身体产生不适的后果发生。

四、对人工气道球囊进行护理的方法

对人工气道进行气囊的充气,目的是为了能使人工气道保持固定,另外就是使人工气囊达到合乎常理的密闭状态。对于气囊充气时要注意不要用过高的压力,否则会对气管黏膜的血液流通造成阻碍,使得病人缺血或是溃疡,严重的话会造成病人气管狭窄。但是充气过少,会导致气囊上面的痰液流到气管里,造成病人气道堵塞以及继发感染,充气过少还会使气囊漏气,导致病人的潮气量不足,引发呼吸困难及缺氧现象,所以说,冲气囊也是一个技术活,不可压力大,也不可压力小,要充气恰当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还要定时对气囊进行放气,大约是2到4小时放一次气,气次放气时间约为3到5分钟,这样能使病人身体局部受压的地方恢复血流,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每次对气囊放气之前要对病人口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抽吸工作。

五、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受伤的方法

(一)咽部、口腔里的分泌物是进入病人下呼吸道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对病人口腔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先要把分泌物抽吸出来,之后要对病人口腔进行擦洗,口腔的护理要2次每日,还要每天对护理物品进行更换,除此之外,要每天对呼吸管道和湿化器等一些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二)医院的医护人员要经过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六、结语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由于近些年各种病菌的产生,很多人不幸的被病菌感染,在抢救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也成为普遍的救治过程,除了上面的那些专业技能措施,其实,还有对病人从心理上的护理和一些其他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对这些方法和措施要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的疼痛减少,也能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施丽旋,候温萍.人工起到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22期。

[2]苗惠,宋晓莉,刘钰,杨晓秋.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河北医学》,2012年03期;

[3]任静.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