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钱立静

钱立静(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普查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乳腺钼靶机对2033例普查对象进行检查,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1例。结论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普查中有重大价值,为患者早期治疗获取有利时机

【关键词】乳腺钼靶摄影普查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命[1]。乳腺癌普查---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可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乳腺钼靶摄影以其对比度好、分辨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首先方法,世界较早就公认乳腺钼靶摄影是发现和检出早期乳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措施,本文就我院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普查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4月至8月的乳腺癌普查对象,2033例均来自我区年龄为35-58岁的妇女同志,平均年龄为48.4岁。采用HOLOGIC全自动数字化钼靶机,常规采用头尾位(CC)和内外侧斜位(MLO)进行双乳摄影,必要时加摄侧位。

2.结果

本组乳腺普查病例2033例,检出乳腺癌11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检出率为5.4‰,平均为47.8岁,11例乳腺癌患者中仅有4例扪及肿块,余7例无任何自觉症状,其中3例X线表现为小结节,6例为成簇样钙化,还有2例表现为非对称性致密影。我院普查对象为我区乳腺癌高危人群,11例病例中以40-49岁年龄段发病为主,最多占66.7%,国内曾有文献报道,我国妇女乳腺密度普遍较西方人种要高,至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为40-49岁[2],比西方国家提高10年左右,我院检查结果大致与此相符。

3.讨论

3.1自1969年法国Gros首次应用X线检查以来,乳腺钼靶摄影已成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它以其良好的对比度和高分辨率成为二十世纪诊断乳腺疾病重要的首先方法,在乳腺癌普查、诊断、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3.2肿块与钙化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征像[3]。乳腺钼靶摄影不仅能清楚显示肿块形态、密度。还能显示微笑钙化、大导管像及皮肤改变等间接征象,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且还能对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提供信息,指导临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分期直接影响到手术方式和预后,所以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认为,X线普查比临床分早发现乳腺癌2.5-3.5年,显示微钙化是钼靶摄影的重要优势之一,微钙化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甚至是乳腺癌诊断的唯一依据,Dershaw认为60%以上非浸润性导管癌是根据钼靶片上的典型钙化而检出,本组病例中有6例仅表现为成簇状钙化,手术病理均证实为导管原位癌。所以在乳腺钼靶摄影中充分认识特征性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重要价值,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3.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检出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年龄趋于年轻化,这与现代婚育观念、生活方式等有很大联系。我院乳腺癌普查的结果表明,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的普查中具有重大价值,对高危人群进行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可以检出大部分临床隐匿性乳腺癌,为患者早期治疗获取有利时机,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何长青,43例乳腺恶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1998,27(1):46.

[2]胡翀,谭晓燕,叶延青,等.1993~2005年珠海市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65-1267.

[3]张雪林主编.医学影像学[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