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史密斯骨折8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史密斯骨折86例

尹新生

尹新生(湖南常宁市中医院421500)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合小夹板治疗史密斯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闭合手法配合小夹板诊治史密斯骨折。结果:治愈56例,好转2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运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史密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46-02

史密斯(Smith)骨折系指发生在桡骨远端3cm范围内的桡骨远端骨折[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本人自1993年至2013年共收治Smith骨折86例,均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经过观察及长期随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34-86岁,平均62岁,均为新鲜骨折患者,受伤机制:摔倒66例,车祸伤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1.2诊断标准[2]①有外伤史;②腕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③畸形,骨擦感,异常活动;④X光片证实桡骨远端骨质断裂,骨折远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1.3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伤肢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助手牵拉患者肘关节,术者握腕部先沿原来移位方向拔伸牵引,待嵌入或重叠移位矫正后,再维持牵引,一手拇指置于骨折远端桡侧向尺侧按捺并尺偏腕关节,然后拇指置于骨折近端背侧用力向下按压,食指置于骨折远端掌侧用力向上端提,同时腕关节背伸,即复位,用4块夹板超腕固定,在骨折端掌侧放一平垫,桡侧夹板和掌侧夹板下端应超关节,限制手腕的桡侧和掌屈活动,尺侧夹板和背侧夹板不超过腕关节,固定好调整小夹板松紧度,前臂置中立位,屈肘900悬吊胸前,1-2周复查X光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4-6周复查X光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嘱患者定期随诊,检查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检查骨折有无移位。

2.疗效标准与结果

2.1疗效标准[3]治愈:骨折对位良好,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成恢复;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2.2结果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86例,随诊6-12个月,治愈56例,好转2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

3.讨论

史密斯骨折为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大多数Smith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注意事项如下:①尽早复位,手法应准确,争取在局部未出现肿胀前即行手法复位,则效果最好。复位手法要求准确快速并结合X光片,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尽量避免反复复位,加重损伤;②小夹板松紧适度,固定过松,骨折易移位,导致畸形愈合,固定过紧,易造成血运障碍及压疮,注意保持扎带在小夹板上1cm的移动度;③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障碍是史密斯骨折后期常见并发症,必须重视早期功能锻炼。小夹板外固定可以借助压垫的使用,预防骨折再移位,并矫正骨折的残余移位。以上资料显示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史密斯骨折的重点是把握好适应症,同时加强正骨手法的准确性,合理小夹板固定,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孙之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87

[2]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0-78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