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分析

杨忠林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药房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针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分析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影响原因,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抗肿瘤中药DDDs值明显高于心脑血管系统中药与呼吸系统中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9,3.265,P<0.05)。结论: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应加强品种质量控制,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对提高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具有中药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住院;药房;中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32-02

中药是我国长久以来采用的传统药物,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县一级及其以上辖区均设有中医院,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及其以上等级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室与中药房。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直接影响中医药疗效,治疗安全性等。因此,重视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住院药房中药的品种质量管理呈逐渐加强的趋势,总体上看,不同地区医院之间的药房管理质量差异较为显著,部分住院药房尚存在较多的中药品种质量控制问题,本研究探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频率,旨在指导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住院药房中药相关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2方法

采用用药评度排序法,根据限定日剂量(DDD)计算用药频率,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DDD值,DDDs越大,提示中药使用频率越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药物的DDDs值。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_+s)表示,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抗肿瘤中药DDDs值(3.103±0.213),心脑血管系统中药DDDs值(4.213±0.165),呼吸系统中药DDDs值(2.186±0.176),抗肿瘤中药DDDs值明显高于心脑血管系统中药与呼吸系统中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9,3.265,P<0.05)。

3.讨论

住院药房中药伪品、掺伪品、劣质品是现代医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从药物品种分布来看,主要容易集中于全草类果实、种子、药材等,比如采用水半夏作为半夏,采用其他蛇类干燥体作为乌梢蛇。不同住院药房之间的中药品种质量存在显著的不平衡,部分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管理较为规范,中药饮片质量较好,极少发现劣质品;部分住院药房则相反。目前,住院药房中药品种的不合理应用主要体现在不合理中药品种的替代应用,伪品、掺伪品、劣质品中药品种充当正品的应用,超量中药品种应用等。部分住院药房采用地区性用药冒充正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广金钱草冒充正品的金钱草经常被住院药房应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有: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问题与住院药房中药品种的不合理应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影响原因有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控制力度不足,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检验技术缺乏。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提高临床药师的技术水平,提高中药伪品、掺伪品、劣质品的相关鉴别知识与方法,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建立完善的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控制体系,掌握中药品种的鉴别要点,重视住院药房中药品种仓储管理,建立符合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科室与开展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科学研究课题等。

大部分住院药房缺乏健全的中药品种检验、验收制度,药房人员对自身工作岗位的不确定。部分医院虽然有自身的中药品种检验、验收制度,但在具体操作期间不能完全遵守相关的制度,且未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杜绝中药伪品、掺伪品、劣质品进入住院药房,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可能出现的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控制问题[1]。同时,住院药房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储存时间、储存条件等因素均影响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目前,中药市场中的中药伪品、掺伪品、劣质品逐渐增多,且中药正品与中药赝品难以准确分辨,如临床药师缺乏对中药正品与中药赝品的准确辨别真伪的经验,则难以准确辨明中药正品。同时,部分医院在中药药品的检验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设备与专业技术。

针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控制策略:①提高临床药师的技术水平:医院应建立并完善临床药师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的专业识别、鉴别制度,临床药师应首要明确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管理中的自身工作职责,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与患者生命健康的关系[2]。临床药师在住院药房中的工作责任感是高山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重要缓解,只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主动学习中药伪品、掺伪品、劣质品的相关鉴别知识与方法,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②建立完善的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控制体系:医院住院药房应加强中药品种质量的管理控制体系,完善验收与检验等相关制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选择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与工作责任感的药学专业人员参与采购、验收与检验等工作。严格参加卫生部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住院药房中药品种的采购与验收工作[3]。另一方面,医院应建立常见中药品种的质量检验制度。在临床工作中,若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存在任何质疑时,应及时将样本送检,药学专业人员采用中药材鉴别设备进行专业的鉴别与检验。而对于缺乏鉴别设备与中药材鉴别专业人才的医院应及时将中药样本送至相关中药检验机构进行检查与鉴定。③提高中药品种的鉴别诊断技术:根据中药品种的气味进行真假鉴别,不同中药品种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主要反映于中药材的独特气味。在药房管理实践期间,应根据中药品种的气味进行准确、快速鉴定中药品种的真假与质量[4]。中药品种在气味在中药品种质量中的鉴别价值应引起住院药房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充分认识中药品种,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中药品种的鉴别。目前常规采用中药品种质量的鉴别方法有五百多种,其中临床常用的仅有三百多种。假冒伪劣的中药品种常常与该中药品种在市场的供需程度具有紧密的关系。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应充分认识常见的中药品种的鉴别手段,及时准确鉴别假冒伪劣的中药品种,提高中药临床治疗的效果。④重视住院药房中药品种仓储管理:中药库房应具有通风、防鼠、防虫等条件,同时还应注意中药品种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中药品种的使用方法,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现象,对于当归、木香等具有香气与挥发油的中药品种应注意不能长时间储存,否则容易导致药理作用的减弱[5]。⑤建立符合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科室:住院药房应购置国家药典、中药材标准、民族药材标准、省级地方药材标准。订购专业期刊与中药真伪鉴别书籍,购置紫外线分析仪、薄层缸、光学显微镜等用于中药品种质量的基本鉴别设备。参照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标准开展假冒真伪鉴定工作。对于外观性状无特异性的假冒伪劣中药品种,应及时利用光学显微技术、薄层色谱法,较为容易且有效解决鉴定的相关问题[6]。同时,住院药房需收集各种中药品种的相关样本,建立真伪品中药样本室,用于对比鉴定中药品种。⑥开展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科学研究课题:住院药房需开展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科学研究课题,旨在探讨中药材质量的标准研究、中药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总结关于中药品种的常见鉴别要点与方法。大型医院开展中药成分含量测定、中药指纹图谱等科学研究课题,有助于促进中药检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

综上所述,掌握中药品种的鉴别要点,有助于及早明确中药品种及其来源,有效辨别假冒伪劣中药品种。临床药学人员还需了解中药品种的基本分类与鉴别的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的鉴别知识,有助于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抗肿瘤中药、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药)应加强品种质量控制,提高中药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毅.医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3(6):25-26.

[2]郑保学.目前中药常见品种质量问题[J].国医论坛,2010,25(5):40-41.

[3]万定荣.我国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68-69.

[4]陈广耀.中药品种保护中同品种质量检验有关问题的探讨[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9):1358-1360.

[5]李湘平,袁檖樑,李汶.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胃可舒片中的陈皮、甘草、木香[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51-53.

[6]汤明启.白术与掺伪品木香的形态组织学及理化鉴别[J].海峡药学,2014,26(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