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酒精性肝病的护理干预

刘青枝

刘青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保健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253-02

【摘要】目的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酒精性肝病的病理特点,通过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等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通过护理后,患者能够合理调配饮食,掌握自我控制方法,积极配合治疗,防治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健康质量。

【关键词】酒精肝病护理

酒精是世界范围最常用的一种药物,也是一种被社会接受的肝毒物[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精消耗量迅速增加,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大量饮酒者中90%-100%有脂肪肝,10%-35%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炎和8%-20%最终发生肝硬化[1]。因此酒精性肝病的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自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已确诊的酒精性肝病达40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护理。

1.2方法采用辅助检查及访谈式调查方法获取相关资料。

1.3结果酒精性肝病中脂肪肝占65%,洒精性肝炎中占25%,肝硬化占10%,肝脏损伤程度与饮酒量及时间相关,但个体差异较大,病人对酒精性肝病知识认知程度差,仅有30%的病人有所认知。因此,做好酒精性肝病人的护理工作更为重要。

2护理

2.1基础护理注意劳逸结合,根据病情确定休息时间及方式。

2.2重症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体重变化,观察并记录大便颜色、性状。重症病人长期卧床全身营养差,应保持皮肤、床铺清洁干净,床单平整,并鼓励和帮助病人更换体位。

2.3心理指导对酒精性肝病尚无肯定的特效药物,病情缠绵,病程长。应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注意自我控制。护理人员应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使病人情绪稳定。

2.4饮食指导饮食从高营养,易消化吸收,清淡新鲜,高维生素为原则。避免煎炸、辛辣刺激、坚硬,油腻之食物。必须忌烟酒。根据病情变化再进行一步加以调整。

2.5健康教育

2.5.1健康知识指导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知识指导,使其充分认识到饮酒的危害。如,饮啤酒和白酒,比饮葡萄酒、一次大量饮酒比多次小量饮酒更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病。伴发疾病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也起重要作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肥胖者对酒精性肝损害更敏感。通过指导使病人认识到戒酒的重要性,掌握防病治病的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5.2运动指导运动可以使人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更好地协同运动,可影响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促进健康。特别是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通常是在肥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肥胖病人更应该在合理饮食、戒酒的基础上坚持运动疗法。疾病初期注意卧床休息使肝血流量增加,并营养肝细胞,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身体康复。疾病恢复期要适量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练太极拳等活动,并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脂肪在体内过多聚积,增加肝脏负担。

2.5.3保护肝脏功能酒精性肝病病人治疗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肝脏功能,避免饮酒、吸烟、药物、慢性缺氧、肠道细菌紊乱等因素影响。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禁止随意用药,特别是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因腹泻造成肝脏负担过重。

2.6并发症护理

2.6.1预防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每天对地面、空气消毒2~3次,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做好个人卫生,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2.6.2酒精戒断综合症的护理要尽量预防发生,饮酒量逐渐减少,早期使用镇静剂要慎重,戒酒症状控制后停用镇静药,并要补充足够液体和维生素,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加强病人的陪护,防范病人自行多饮酒,做好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安全。

2.6.3出血的护理由于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可有各种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要注意出血程度,做到早发现,不用硬毛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注射后局部至少按压5~10min,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3讨论

酒精性肝病病人戒酒很重要,仅此一项即可改变肝病的进程,轻微肝纤维化者戒酒后可不继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但肝硬化已充分形成,且有门静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戒酒就为时过晚,疾病难于逆转,预后较差。减少嗜酒人群的数量是控制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的关键。但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明显增多,发病率高,后果严重,加上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及优生优育的影响,使酒精性肝病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但减少嗜酒人群的数量和对酒精性肝病的病人实施戒酒的困难在于存在许多心理、家庭、社会因素及对酒精的依赖程度,决非单纯的医学问题,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希夫.肝脏病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1):905~907.

[2]江正辉,王泰龄.酒精性肝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