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实用高效——关于初三英语中考复习课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准确实用高效——关于初三英语中考复习课教学策略

时琴芬

如何上好初三英语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是每一位初三毕业班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高山。这涉及到复习教学策略,即教师在复习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英语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学生头脑里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英语复习课应尽量做到准确、实用、高效。

一、准确: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

英语复习课涉及到的知识林林总总,简单地说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因此,要在45分钟里把所讲的知识教给学生,确实不容易。但最为关键的是准确告诉学生“考纲”考什么,我们学什么,怎样学。所以,复习课的第一步是定位要“准确”。这里的“准确”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准确把握“考纲”能力层级及考点内容,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落实复习目标。二是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状况,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有所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有所掌握。同时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教师要准确吃透教材(或练习或试卷)内容。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工与拓宽,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讲析重点与难点知识,以便学生在解题时能顺利解决遇到的“拦路虎”。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做到“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和能力训练。如: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表达应用(D)和鉴赏评价(E)这五种能力在考纲每一部分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对A,B,C,D,E这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特别是把握题目的难度系数尤为重要。在上课时难度大了会挫伤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失去练习与考查的目的,增加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对于练习或试卷中的“题目”更应该进行大胆的筛选,这正如俗话所说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样的复习课就可以做到明确方向,只要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就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从而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实用:教给学生制胜的法宝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样的复习内容也同样有不同类型的复习情景。因此,在复习课中,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是最为实际的。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掌握了一些方法,才能顺利的运用知识去解决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有基本的模式可循,解决问题有基本的方法可用。我认为,在复习课教学中运用如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最为适宜,即“问题引人、启发解疑、尝试练习、反思小结”。

“问题引人”,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至于抵制日复一日的复习课。“启发解疑”,在于师生互动、对话与交流。“尝试练习”,在于准确掌握知识并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反思小结”,在于使学生感悟内化知识,并从中总结规律或方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复习课,这种基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要遵循的,只不过每一环节应该有所侧重。课堂教学的动态性景象以及生成性教学在复习课中是随处可见的,课堂的精彩将会不期而遇。至于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更应该靠我们教师平时的总结。如,句子翻译问题。词类转换是英汉翻译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通顺流畅,否则译文可能生硬晦涩。下面将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介绍如下。

1.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

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英语则不然,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英语中的名词比汉语中的名词用的多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如: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Youmutakegoodcareofthepatient.

2.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形容词

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的动词,往往可以转译成英语形容词,通常用“be+形容词”的结构来表达。如:我为他的健康担忧。Iamworriedabouthishealth.

3.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

与汉语相比,英语用介词较多,而且有一些英语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具有动词的特征。因此,汉语中的动词常可用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来翻译。如:露西和莉莉上同一个学校。LucyandLilyareinthesameschool.

4.汉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如:他的生日宴会很成功。Hisbirthdaypartywasagreatsuccess.

当然,英汉互译中的词类转换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翻译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总结。

三、高效:让学生受益的秘诀

复习课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作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二是知识的迁移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知学习过程中,不但新知识的理解、接纳,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取决于已有的认知结构程度,而且,问题解决的策略、方式和途径,也与一定的认知结构相当。所以,在有限的复习课教学中,应该永远追求的一个词就是“高效”,而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一个“活”字。

“活”就是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智,会联系,会拓展,会变通,可以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此,在复习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以回归课本为主的原则。每一年的中考试题无论怎样变,都具有新、全、活的特点,也就是说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贪“多”求“全”,而将课本的内容置之不理,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的复习,把课本与“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以中考题的规范训练为主的原则。英语总复习中,我认为要加强三个方面有关“规矩”的强化训练。一是对试卷答题“规范”的训练,如卷面整洁的训练、字迹工整的训练。二是题目要求“规范”的训练,如作文基本结构的训练,从“段”的角度看,自然段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太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太少,又往往给评卷者看不清内容的印象。三是掌握“题干”命制“规范”的解读。因此,我认为最具权威性的“练习”就是历年的中考试题。研究它,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命题专家的思想走向,同时更可以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等方面的训练。历年的中考试题,可以进行单项的专题训练,也可以进行整卷的综合测试。

3.以思想方法渗透为主的原则。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特殊之处,而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就能驾轻就熟。在总复习过程中更要注重思想方法渗透,因为它是进行总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将其知识和技能用于问题情境的一些方法,这些问题有可能是学生早先未曾遇到过的,对于提高发展性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难处是教师如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某种思想方法。这一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借助具体知识复习实例向学生示范知识复习整理的策略运用的过程。如,话题作文的训练,如何把一个“话题”转化为学生写作的“题目”,这是不少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我用“三向六线”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三向六线”法中的“三向”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六线”是指话题中的评价、怎样、结果、时间、空间、对象。“评价”是指对话题进行价值评判,如好与坏、利与弊、善与恶等,通过表达自己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立场来确立文章的中心题旨。“怎样”是指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可以通过形象的事实展开叙事,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证话题的内涵。“结果”是指将话题作为前提,考虑其会导致何种结果。“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空间”是指某个领域、地点、场合等,不同的空间背景往往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对象”是从不同的人或对象出发可以引发对话题的不同的演绎。

总之,在初三英语总复习中,我们只要紧紧扣住“准确”、“实用”、“高效”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从而强化备考工作中的针对性、典型性、效益性,那么英语的备考就会取得“以一当十”的作用。

(作者单位:常熟市沙家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