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鹏

李鹏

(重庆市中山医院药剂科重庆渝中400013)

【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完善对策,旨在促进药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原因提出相关完善对策。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者错误、药师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药师未按照要求配药等为处方调剂差错常见原因,分别占比例为27.38%、21.42%、15.47%。结论:因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有着较多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视防范对策,促进药房药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降低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38-02

门诊药房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医院开展各项医疗活动提供药物服务,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药事服务质量,对患者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旦处方调剂出现错误,容易出现延误患者治疗、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导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1]。所以,如何有效杜绝以及减少调剂差错、提高服务质量是目前药师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次选择的资料均来自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4月~2015年10月差错登记记录本,选取84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整理后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对所有出错处方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对策。

2.结果

据分析调查结果得知,我院84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相关原因为: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者错误、药师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药师未按照要求配药、没有根据处方严格核对、药师专业知识不强、药师尚未清晰交代、药品质量问题或者药品缺乏规范的摆放等方面,详细数据如表所示。

3.讨论

3.1处方调剂差错的相关原因分析

据分析表1的相关研究数据得知,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者错误占的比例最高,占27.38%,主要是因为医生在书写药房时字迹不清晰,或者医生尚未能全面了解《处方管理方法》,因此造成处方开具错误或者药师对处方不能清晰的辨认。药师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占21.42%,主要是由于少数药师在配送药物过程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或者与其他医务人员了解,从而降低服务质量。药师未按照要求配药占15.47%,主要是因为药品的类型较多,加上少数药物外包装基本相同,容易发生药师错误配药的情况。药师没有根据处方严格核对药物占11.90%,主要是药师不能全面了解处方的核对流程,在没有严格审核发票名字以及处方名字是否一致的情况下就给患者发药,从而导致错误的情况发生。药师专业知识不强占10.71%,在药物发放过程中因专业知识不够,造成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现用药错误[2]。药师尚未清晰交代药物使用方法占8.33%,主要表现为少数药师对于药物配伍禁忌、储存方法、实际用量未能清晰的交代,患者在未了解的情况下容易错误用药,从而出现意外事故。药品质量问题或者药品缺乏规范的摆放占4.76%,主要体现在混合不同用途与不同剂型的药物、未分类处理药物、药品摆放不规范等方面,加上药品缺乏到位的质量管理,造成调剂差错的情况发生。

3.2处方调剂差错的相关防范措施

3.2.1避免审核错误

首先要求药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审核处方,合理的审核处方用药,在给患者发放药物时,根据药品说明书、用量、处方方法等要求完成用药指导、用药交代等工作;其次,重视审核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工作,药师要及时干预不合理的用药处方,大胆的更正或者指出医生处方的错误之处,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写出药库无此类药品、更正内容、错误事项等内容,通过患者直接交给医生,避免出现纠纷[3];最后,及时更新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于无库存或者停止使用的药品,要立即更新电脑系统,防止医生开具此类处方药物的情况出现。

3.2.2避免处方调剂措施

首先,加大药师、医师专业培训的力度,积极鼓励药师、医生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其业务素质有效提高;其次,对药品摆放位置进行合理调整,整齐的归类摆放同类型的药品,根据药物适应症、药理作用合理分类,分开摆放外用、内服的药品,儿童专用的药物需要单独摆放,避免出现混淆[4];最后,药师在发放药品时要对药品、患者信息严格核对,从根本上降低差错率。

3.2.3避免错误发药

药师在发放药物时要严格审核处方上的用法、数量、规格、药名等,确认无误后方能发药给患者,防止患者由于姓名相同而出现药物发错的情况。药师要对发药交代缓解给予重视,提供用药咨询符合,防止患者出现药品使用不当、误用或者误服等情况[5]。

3.2.4加强责任心:无论是药房药师还是门诊医生,在为患者诊断取药过程中均应保障自身责任心,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对门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教育,通过例会、讲座等方式对其专业知识予以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研究表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工作中应该全面落实相关的防范措施,确保能够在隐患萌芽阶段立即消灭,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差错事故,以期能够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费香勇.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3):86-87.

[2]庞婕.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2):1126-1127.

[3]陈群燕.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7):175-176.

[4]潘秀文.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87.

[5]蔡翠君,张金安,郭均平,沈惠.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77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