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杨志兰

(广元市利州区上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从我市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老年手术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前麻醉将其平均分作两组,即A组60例,B组60例。A组采取全身麻醉,B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B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A组,POCD发生率与码子药物用量均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不同,与全身麻醉对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更轻,安全性更与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麻醉;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7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剧,老年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类患者接受手术之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几率非常高,这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目前,虽然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升高,临床中各类手术技术均已获得极大的改进,但是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问题依旧广受关注,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通过提高麻醉效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这也是引发POCD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本次研究选择了1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麻醉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所抽选的120例对象均属于我市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老年手术患者,根据术前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60例。其中,A组有40例为男性患者,有20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61岁~84岁,平均是(70.8±4.0)岁。B组有38例为男性患者,有2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63岁~83岁,平均是(71.2±3.6)岁。120例患者中,40例为胸部手术,35例为腹部手术,25例为头颅手术,20例为四肢手术,对比AB两组老年患者的基础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情况,结果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比较,P>0.05。

1.2麻醉方法

A组采取全身麻醉,B组采取硬膜外麻醉,两组均采取0.01mg/kg的咪达唑仑与0.5mg的阿托品进行麻醉。其中A组患者以4ug/kg的芬太尼与2mg/kg的异丙酚进行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之后与麻醉机连接,同时吸入氨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间断追加芬太尼。B组患者视手术部位选择椎体间隙为穿刺点,给予2%的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同时采取4ug/kg的芬太尼与2mg/kg的异丙酚持续泵注以维持静脉麻醉[2]。

1.3观察指标

借助MMSE评分法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麻醉前、术后6h、术后1d、术后3d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如果评分<基础值2分则可视为认知功能降低;同时对比两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POCD的发生率。

1.4数据分析与统计

研究数据均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

A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前、术后6h、1d、3d的MMSE评分分别是(26.72±2.45)分、(19.45±1.30)分、(22.05±2.0)分、(24.16±2.09)分;B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前、术后6h、术后1d、术后3d的MMSE评分分别是(26.58±2.26)分、(23.08±1.54)分、(24.10±1.52)分、(25.89±2.24)分;两组患者麻醉前的认知功能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术后6h、1d、3dB组MMSE评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MMSE评均低于麻醉前,差异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几率

A组60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有20例发生POCD,发生率是33.33%,B组60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有10例发生POCD,发生率是16.67%,A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

A组患者芬太尼、异丙酚的用量分别是(253.40±25.2)ug、(321.22±62.49)mg;B组患者芬太尼、异丙酚的用量分别是(247.22±25.56)ug、(312.70±55.88)mg;B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少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认知属于人的一种复杂脑功能活动,对于POCD的临床测试主要采取简易的智能量表(MMSE),经过患者询问11个问题,以评估其认知障碍情况。MMSE评分总分是30分,评分≤23分则可视为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患者测试前后得分降低≥2分,可视为认知功能下降。MMSE评分比较重视患者的精神功能认知,同时排除患者异常精神经历与情绪对得分的影响,使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如实反映,实施也比较容易,因此常常在临床中得到运用[3]。

麻醉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争议较多,并且认为患者术后发生POCD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致。在临床中,老年手术患者熟手早期出现POCD的现象十分常见,其已经成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大量的医学研究结果提示,手术患者接受全麻后,极有可能对其记忆、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而国际多中心研究提示,全麻状态下行非心脏性疾病手术老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POCD的几率高达25.8%。而部分研究资料显示,老年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全麻药物通过影响患者的神经突触,对其造成可塑性的损害而使得大脑受损。

在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麻醉前的认知功能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术后6h、1d、3dB组MMSE评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MMSE评均低于麻醉前,差异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B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少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与全身麻醉对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更轻,且麻醉用量较低,可降低POCD的发生率,属于老年手术患者较为适合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巫秀珍.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06):801-805.

[2]陈琛,徐光红,李元海.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01):133-136.

[3]马良,王忠慧,汪亚宏.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