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探究

朱云玲李江红曹煜凌

朱云玲李江红曹煜凌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富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2)

【摘要】目的:探究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方法:选取本社区80例临界高血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界高血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界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用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33-02

近年来,我国出现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老年疾病,高血压属临床常见疾病,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达33.5%,且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该疾病发病率也呈不断升高之势[1]。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其防治已发展成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2]。再加之社会压力与竞争压力的不断上升,高血压发病更趋年轻化,其对人类的危害不断加重。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因素也较多,包括有长期食盐摄入过多、过于肥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持续血压过高的情况[3]。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视力障碍、肾功能减退、尿缩功能低下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在本次的研究中,本社区80例临界高血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社区80例临界高血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5]:①具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的患者;②对激素有较强依赖的患者;③有神经障碍的患者;④无法配合治疗工作的患者。本次选取的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60.2±3.1)岁;患者病程8个月~6年,平均病程(2.1±0.4)年。所有患者均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本次探究。

1.2方法

①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的教育普及。许多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制,也不积极配合治疗,导致即使服用了药物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对疾病的控制;其次,尽量帮助患者解决治疗上的难题。对于一些家庭情况较差的患者,社区中可成立援助协会来对其进行帮助,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接受更加全面的治疗。同时可以为患者寻找更多的援助机构,让患者能够长期接受治疗工作;然后,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指导,避免由于患者缺乏药理知识而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帮助患者建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应对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患者建立适当的宣泄途径,使患者稳定情绪;还要建立起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客观认识。护理人员要将患者所患的疾病情况、治疗情况等逐一讲解给患者听,让患者不是在对自己病情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盲目焦虑紧张。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带领患者做适度的有氧放松的运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陋习。最后,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调理安排,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其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芹菜、海带、绿豆、醋等具有降低血压效果的食物。②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检查血压、血脂等情况,并为患者进行饮食上的指导,让患者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按照医嘱为患者派送所需药物、静脉注射、病况检查等基本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包括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分别取平均值来进行统计学对比;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用药依从率。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采取对照试验,最终数据均需进行统计学处理,将其输入SPSS19.0软件,并依据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其中以(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行t检验;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得出P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即为P<0.05。

2.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没有对高血压进行适当的诊治和护理,很容易造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医学上使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不是特别优异,尤其是在防范不良事件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对于高血压患者诊治和护理一直是临床医学中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后期护理的和过程中更是要以优质的护理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痊愈,控制患者的病情。本次探究中,笔者选取了本社区80例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分别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血压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身体有了一定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临界高血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原露露,李小寒.我国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3(07):161-164.

[2]谭建兰,陈安华.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7):54-55,60.

[3]袁秋菊.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8(06):269-269.

[4]李仁芳,谢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4):6-7.

[5]叶永秀,丁丹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