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韦肇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韦肇明

韦肇明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设备设施的因素、人为因素、社会灾害、环境因素等。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靠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浅谈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

关键词:地铁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对策;

一、地铁安全运营的现状

地铁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座城市的观光车和明信片,也是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地铁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我国出台了关于地铁的安全评价标准和运营管理规定,并且各地方也实行了相关的保护管理办法和安全防范措施,通过设置地铁自身安防警报设施和加强地铁周边外部作业管理等措施,保证乘客的安全和地铁运行的安全。但是,在国内地铁运行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小的安全事故或者是其他的安全隐患,这说明在我国在实际的安全运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地铁安全运营的意义

(1)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地铁的意义就在于交通出行,而乘客出行的要求就在于安全,这就要求地铁的设备上的安全可靠、运营管理上的安全可靠以及地铁控制保护区管理的安全可靠。地铁是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本分,能够有效的分散城市运输的压力。但是,地铁由于运行结构和运行线路的问题,也有着相当的安全隐患,狭窄的轨道、近乎封闭的运行空间,如果出现火灾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特殊情况,就会对设备或者是人员造成危害,严重会导致地铁交通系统的受损,不仅影响乘客的出行,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保证地铁运营设备的安全

地铁运营系统,不仅仅包括站台的运营,也包括地铁车辆设备等运营系统,涉及到轨道和信号、车辆和机电、客服和通讯等系统,这些系统互相连接、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地铁运行系统。如果其中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很容易会影响整个地铁系统的运行。现阶段地体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设备与设备之间联系也更加的紧密。如果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整辆车的停运。因此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建立高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系统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

(1)设备设施的因素

地铁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在运输的频率上,还是在运输的数量上,都非常的高,这对列车的负荷也是非常大的,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地铁设备上的故障。比如说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机械故障或者是脱钩故障,不仅会影响列车的运行,还会对列车的安全造成影响。事实上,设备因素是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安全线,就需要对地铁设备做好管理工作。

(2)人为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急速增加,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流量的巨大,人们为了上班或者是出行,会出现挤地铁的现象,拥挤混乱的情况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近些年来,尤其是大城市因为挤地铁出现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另外,人作为地铁运营的主导,地铁的控制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因此人为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地铁的安全运营。

(3)基础设施因素

地铁的运营系统中,除了地铁站和轨道列车的主要系统和设施之外,还有很多的基础设备,比如说电梯和自动扶梯,楼梯和进出站口以及换成的通道,这些地方是乘客的必须要经过的地方,如果人流量太大,会造成拥堵现象,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个别踩踏的现象。

(4)监控设备因素

现阶段的地铁运营,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设备,不仅能够监控列车实时的运行动态,也能够检测列车设备上的故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启动报警系统,提醒管理人员进行故障的排查,从而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如果监控设备出现故障,管理人员就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列车或者是设备的状态,在进行操作后,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5)外部作业影响因素

随着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以及地铁沿线的高强度物业开发,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地铁的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由于其设计使用年限长,维修和加固极为困难,为保证地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外部作业。近年来,由于外部作业导致地铁结构破坏,进而影响运营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财产损失。

四、地铁安全运营的策略

(1)加强地铁设备的控制和完善

加强设备地铁设备的控制的完善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有效手段,能够很大的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地铁设备进行良好的控制,包括地铁运营系统中的报警系统、应急系统、排烟灭火系统等进行维护工作,保证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减少因事故而产生的损失的同时,保证乘客的安全。除此之外,在地铁站内应当设置屏蔽门和检测装置,保证乘客的安全。

(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在地铁的运营中,除了要对地铁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的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员工明白工作的定位、职责和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员工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工作岗位所承担的不同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尊重和爱护乘客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也是为乘客排忧解难的参谋者,更是轨道交通风貌的代言者,保证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得到提上,从而达到控制乘车秩序,增强危急情况的疏散能力。从而使乘客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维持地铁运行的环境。(3)做好防护工作

地铁站的人口流动大而且非常密集的地方,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内控系统,来保证地体而运营的安全,包括对乘客、列车、设备和隧道等全方位的监控,同时还要定时巡查监控的死角,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在地铁站和列车上要安装先进的预警装置,及时发现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更快更便捷的维修工作,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4)引进先进的技术

设备和检测系统的先进与否是列成是否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列车上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设置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装置,车厢内部也需要安置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同时还需要安装通风设备。地铁站内也要安装屏蔽门感应系统,另外,同样需要保证消防系统的完善。最后就是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测,保证设备一直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从而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

(5)加强外部作业管理

对于地铁沿线的外部作业管理,通过地铁控制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对在保护区范围内的外部作业进行安全控制,结合方案审查、安全评估、监测、巡查和应急处置等措施,通过对外部作业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阶段进行管控,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对地铁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害,保证外部作业对地铁结构的影响符合安全控制标准。

结束语:地铁在当今成为一种比较高效和快速的交通工具。应该加强对地铁的管理重视。地铁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完善地铁安全运营,减少地铁事故发生率,才能使地铁真正成为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进而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促进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羽.地铁营运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

[2]朱明浩.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