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的思考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的思考和研究

李超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党建工作部山西长治046011

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用工形式更加多样化,其中,劳务派遣员工日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科学论述,对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根据自己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简单谈谈思路和浅见。

一、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分析

(一)企业归属感不强

大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存在“企业过客”心理,在企业工作缺乏长期规划,认为自己是“临时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效益不好、干得不顺心时,大不了辞职换工作。没有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无论是党员或者群众都产生一种普遍的想法,即:身份不能转变,工作不稳定,是临时性质的,直接造成缺乏责任心、归属感不强、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热爱。

(二)责任意识不强

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抱着完成任务、应付差使的态度,有的甚至工作不在状态,不主动、不细致、不动脑子,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退,党员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淡化,组织纪律性淡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行为自由化。尽管组织上入了党,而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

(三)进取心不强

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简单地将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甚至领取工资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忽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的提升,致使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二、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党员身份不确定

一方面劳务派遣员工个人档案不在企业管理,企业难以掌握其政治身份;另一方面在企业对其进行信息采集时,劳务派遣员工出于种种考虑,未将其党员身份进行上报;同时,还存在劳务派遣公司未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的情况。

(二)人员组合不固定

企业根据经营状况和业务、岗位需求,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工作协议”,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将其分配至不同用工单位,形成了员工的服务单位和管理单位分离的劳务派遣形式。而派遣公司根据其管理需要,定期对派遣员工进行用工单位轮换和岗位调整,造成了人员流动性大和组合不固定。

(三)管理关系不明确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其组织关系在户籍所在地,合同关系在派遣公司,工作关系在用工单位,造成了组织关系所在地“管不到、管不住”,派遣公司“管不着、不愿管”,用工单位“没权管、管不好”,出现“三不管”现象,从而将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置于党建工作的边缘地段。

(四)党内活动经费不保证

目前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党费缴纳的情况比较混乱,党费缴纳标准虽有规定但执行不到位,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来源无法保证。

(五)培训不够灵活

受学历、年龄、任职及岗位等影响,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差异较大,目前培训手段单一、方式单调枯燥,不能与提高党员职工的工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的工作思路

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员工党员队伍管理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模式探索为关键,以联合互动为保证,使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掌握主动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劳务派遣员工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创新观念,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牢固树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深刻认识劳务派遣员工员工党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观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建立健全劳务派遣员工党建工作责任者,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劳务派遣公司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主动掌握劳务派遣员工党员情况,配合企业做好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树立大局意识,消除与我无关、无关紧要等负面思想,切实承担起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加强与劳务派遣公司的联系,将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纳入企业党员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二)摸清底数,创建组织,夯实党员管理组织基础

摸清底数是建立党组织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加强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的前提。一是要把党组织采集和党员主动登记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党组织主动找党员,党员主动找党组织”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把党组织集中定期排查和建立党员登记备案制度结合起来,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情况,实现动态管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工作和居住等具体因素,及时建立党小组,将其纳入管理体系,做到“应建必建,不留死角”,“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三)理顺关系,因地制宜,建立党员管理新模式

提高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的实效性,理顺关系是关键,要坚持以企业党组织为主,劳务派遣公司和企业党组织共同管理原则,实行企业党组织和劳务派遣公司联建共管,建立符合实际、运行有效的党员“双重管理”新模式。要建立健全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管理工作双向交流合作机制,重点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一是双向通报机制。劳务派遣公司要将党员相关情况告知企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要及时建立劳务派遣员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建立人员信息库,并对其思想状况、工作表现等定期反馈;二是双向联系机制。劳务派遣公司和企业可采取电话交流、召开座谈会、发信函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就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培训、维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交流并共同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双向考核机制。对党员的日常考核,由企业党组织负责,并及时向沟通考核结果。把符合党员标准的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纳入党组织评先选优的环节,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劳务派遣制员工委以重任,使其在关键岗位、特殊工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注重教育,强化服务,提高党员素质

一是把提高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将劳务派遣员工党员经常性教育列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关怀帮扶机制,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将党员管理融入服务当中;三是从实际出发,针对劳务派遣员工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及个体特点,按照“重实际、重实用、重实效”的原则,把党性、党风、党纪作为党员学习的必修课,同时组织党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学习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QQ群、微信朋友圈、电子邮箱等,搭建劳务派遣员工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平台,为流动党员开辟网上教育培训阵地,提供学习平台。四是创新活动载体,以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和党内主题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吸引力。五是深化“三亮三比”,进一步提升党员形象,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员工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