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赵永东

(大安市仁爱医院吉林大安131300)

【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近年来笔者经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其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22.5%;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反映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04-02

2型糖尿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对于肥胖的部分患者为胰岛素抵抗为主,由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机体会出现代偿性胰岛素增高,相对高血糖状态,胰岛素分泌两仍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明确诊断前可能已经出现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明显。还有的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早期糖尿病患者可采取饮食和运动治疗,同时口服降糖药治疗。如血糖仍不达标,可使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降糖效果较好。笔者随机选择近年来经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其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近年来笔者经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胃肠道疾病、重度糖尿病酮酸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1~70岁之间,中位年龄55.0岁;糖尿病病程在9月~11年之间,中位病程4.5年;体重指数均数为(25.7±1.2)kg/m2。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0~71岁之间,中位年龄56.5岁;糖尿病病程在10月~10年之间,中位病程5.0年;体重指数均数为(25.8±1.5)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和病程中位数、体重指数均数以及治疗前血糖检测值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个体化运动等基础治疗,均根据患者实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研究组在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个体化运动等基础治疗基础上每天应用1次甘精胰岛素。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联合应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8~10U)开始应用,每天定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检测值酌情调整使用剂量[2],控制最大剂量为40IU,临床治疗目标是三餐前血弹低于6.1mmol/L。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

1.4低血糖和疗效判定标准

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判断为低血糖。

疗效判定标准为[3]:治疗后,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或降低幅度高于30%的患者,判定为显效;空腹血糖低于8.5mmol/L或降低幅度在10~29%之间的患者,判定为有效;空腹血糖未发生改变或升高或降低幅度在10%以下的患者,判定为无效。

1.5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疗效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发生率)表示,应用秩和检验比较疗效,应用卡方检验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见表1。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时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患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机体会代偿性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增高。随着病程延长,胰腺β细胞可出现失代偿,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尤其是胰岛素早期分泌不足,出现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可进一步影响胰岛素分泌量,最终胰岛素的基础分泌不足,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因此,对于血糖控制不良、患病时间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合理补充外源性胰岛素[4],同时促使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血糖控制良好,将延缓视网膜病变和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见,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最大可能保存胰岛β细胞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

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甘氨酸替代胰岛素A链21位天冬氨酸,B链31、32位加2个精氨酸形成的产物,性质稳定,经皮下注射后可形成细小胰岛素微沉淀,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并持续稳定释放胰岛素。该药通过脱氧核糖核酸的重组技术合成,在体内可将六聚体分解成为单聚体或二聚体,能有效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在体内缓慢释放,药效能持续1d,持续平稳地降糖。由于每日仅用药一次,容易被患者接受。另外甘精胰岛素不会出现峰值,能准确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类似于基础胰岛素,价格较为低廉,被视为“穷人胰岛素泵”。

本研究随机选择近年来笔者经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其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反映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坚.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64-65.

[2]刘春艳.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22(22):35,37.

[3]魏冬红.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21-2223.

[4]闫景虎,张春昕.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76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4):279-280.

[5]华燕,武金文,蒋成霞,等.西格列汀或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4,29(8):1429-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