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唐芹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中医医院427200)

摘要:目的研究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门诊药房用药差错登记表中80例差错报告出现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并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统计实施后的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药品调剂差错情况。结果防范措施实施后的药品调剂差错分级情况明显比防范措施实施前优(P<0.05),且药品调剂差错发生情况少于防范措施实施前。结论针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降低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改善差错分级情况,有利于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调剂差错;原因;防范对策

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的优劣与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直接关系[1],药品调剂差错会引发医疗纠纷[2],影响医院的形象和荣誉,因此需找出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降低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的防范对策。本文旨在探讨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差错登记表中的差错报告(属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

1.2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

(1)药师方面因素:药师责任心不强,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注意力差和情绪不佳等情况,未对药品配伍、剂量等情况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进而造成药品调剂差错;在工作时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容易出现疏忽。

(2)药品方面因素:①药品同名而剂型剂量不同:布地奈德吸入剂与布地奈德喷雾剂、诺和灵笔芯与非笔芯的使用剂量存在差异,未经仔细核对容易出现发药错误。②药名发音类似实则不同:血栓通与血塞通、雅施达与压氏达、异丙嗪和氯丙嗪、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等药物音似,药物剂量、作用、价格等多个封面存在差异。③药物数量差错:处方中药物在发药时出现漏发情况,或处方中同一种药品的数量分发错误。④包装相似:由同一家公司生产的药品在包装、药品名称、标签和颜色等方面类似,不经仔细核对易错发药物。⑤发错患者:在分发药品时,未经过三查七对,将事先调配好的药物分发给另一位患者。⑥药品的用法用量差错:在发放药物时,未当面将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用法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对于听力差或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未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未将药物的保管方法告知患者,出现药品保管差错,影响药效。

(3)医师方面因素: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书写潦草且难以识别,包括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书写不规范。

(4)患者方面因素:患者长时间排队,受环境、病情等因素的影响,会对药师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导致药物错拿、少拿情况的出现。

(5)管理不当:相关管理人员未合理、科学的安排各岗位工作人员,容易导致药品储存和养护不当,出现药品霉变、失效以及过期等不良现象;配方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且各类记录存在不全和不规范的情况。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用药差错登记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差错药品分类、差错内容以及差错类别,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差错未发生(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的差错)--A级;差错已发生但未将药物分发给患者--B级;差错已发生且患者已拿到药物--C级;对差错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估,并需要根据差错造成的后果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D级;患者因差错受到暂时性伤害--E级;差错事故可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F级;差错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为永久性--G级;因差错危及患者的生命--H级;差错导致患者死亡--I级。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药品调剂差错分级情况,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防范措施实施前,出现80例药品调剂差错,在实施防范措施后,药品调剂差错发生30例,见表1所示,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对比药品调剂差错分级情况差别较大,统计学具有意义。

3讨论

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是患者就诊的最后环节[3],减少此环节出现的差错,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的形象。在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门诊药房中80例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后,结合患者的要求和相关研究报道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开展药师培训:安排药师参加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使药师掌握药学的最新进展和知识。医院定期考核药师,使药师对医院配备药品的位置、别名、剂量、剂型、用法用量、同类药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等知识熟练掌握,提高药物在核对处方时责任心且游刃有余,及时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减少差错发生。使药师充分认识到药品调剂差错可能造成的后果,提高药师的安全意识,使药师端正态度,以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核对处方,在工作时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医院制定的核对制度,在调剂药品时采用“唱发”,在确认患者的姓名和疾病后将药品分发给患者,当面详细告知所发药品的详细情况,使患者能够听清并记住药品使用的相关信息。

(2)合理排班: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疾病种类繁多[4],导致药师工作繁重,忙中出错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应根据医院情况和患者就诊的高峰合理安排药师的岗位和工作时间,创造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药师的干扰,禁止非工作人员在药师工作时进入调剂室,降低差错的发生率。

(3)完善药品管理制度:①药品登记制度的完善:在药物入库时将每批药品的基本资料及时录入到电脑中,以便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登记好药品保养、质量检测、近效期药品等相关情况,防止将过期、失效等不合格药物分发给患者。②核对制度的完善,处方由后台药师和前台药师联合核对,后台药师对处方和药品质量进行审查,将药品合理调配,前台药师再次对处方和调配好的药品进行审核。③合理药品摆放:根据药品的用途、剂型等情况进行分类、分区摆放,定时清点药品。并在药品上架前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审核,依据有效期的长短摆放药品,且非药剂人员不得擅自、随意补充药品。

(4)加强沟通:在出现不规范、难以辨认和书写潦草的处方时,应及时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提高药品调剂的准确率[5]。

比较药品调剂差错情况,防范措施实施后,发生例数较少,其差错分级情况与防范措施实施前相比更具优势(P<0.05)。

综上所述,做好药品调剂工作对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意义重大,临床中应加强对药品调剂工作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谭超,刘贵娟,何芳.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6,25(22):91-93.

[2]唐慧芝.药品调剂差错中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上海医药,2015,36(19):65-67.

[3]贾凌军.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办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0-51.

[4]张赟.西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80-181.

[5]岳风平,王华,王汉森.浅谈门诊药房调配差错[J].药物与人,2015,28(1):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