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

李重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120例在我院就诊且接受雾化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强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满意度,强化临床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全程护理干预;临床疗效;研究

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小儿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研究数据显示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在近几年上升约64.8%[1],城市患儿多于乡镇患儿,具有病情反复、病程漫长的特点,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患儿死亡。临床中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方法为雾化吸入,但是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会对临床治疗带来阻碍增加难度[2]。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120例在我院就诊且接受雾化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参与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120例在我院就诊且接受雾化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2岁(Max12岁,Min1岁),病情分型:19例为轻度哮喘,25例为中度哮喘,16例为重度哮喘;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6.1岁(Max12岁,Min11个月),病情分型:20例为轻度哮喘,26例为中度哮喘,14例为重度哮喘.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抗感染、抗病毒及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基于此治疗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用空气压缩泵[3],在雾化杯中注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普米克令舒各2mL,氧气流量设置为6~8L/min,每日两次,单次雾化时间10min。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治疗前护理

患儿接受雾化前需进行呼吸道清洁,彻底清除粘液,保障呼吸道通畅;雾化开始前转备好清洁装置和雾化药品,整个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护理人员要向家属详细介绍小儿哮喘相关知识,做好教育宣传,帮助家属正确认识雾化治疗,消除其焦虑紧张心理,确保能够顺利完成雾化治疗[4],叮嘱家属在雾化治疗前应禁食。

1.2.2心理护理

小儿哮喘具有发病急和易反复的特点,患儿和家属极易产生不稳定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向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解答家属疑问,稳定情绪,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小儿哮喘,提高治疗配合度。对待患儿,护理人员要和蔼可亲,采取鼓励、赞扬等手段稳定患儿情绪,可通过讲故事、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5],家长可通过用玩具、讲故事等方法转移患儿注意力,通过多种方式确保雾化治疗的顺利进行。

1.2.3治疗前准备

应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无菌操作为前提。年龄低于4岁的患儿,若不能配合治疗可选取面罩进行治疗,年龄>4岁可选择喷嘴,严格遵循医嘱给予足够的药量避免造成浪费;辅助患儿选取成坐位或仰卧位,若患儿不配合则在入睡后进行雾化治疗。

1.2.4治疗中护理

检查雾化装置,确保可以正常使用或工作,氧流量应控制在6~8L/min,在输液时间和雾化时间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重合;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患儿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单次雾化时间控制在20min内;加强预防,避免因呼吸道湿化过度引发的肺水肿或水中毒。

1.2.5治疗后护理

雾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漱口,及时清除口咽部药物沉积,并轻拍患儿背部15~20min,指导其深呼吸和咳痰;雾化治疗后及时清洗雾化器和面罩[6],并进行消毒,避免发生较差感染;饮食方面,要清淡,切忌甜腻、酸冷、辛辣食物,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刺激;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叮嘱生活中要避免解除过敏原,加强个人卫生,定时复诊。

1.3评价标准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最大呼气流量预计值>80%,停药1年后为复发为治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停药半年后发作,发作次数显著降低为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停药3个月后发作为有效;经治疗后无改善,停药7d后发作次数增加或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对

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临床疗效比对(n,%)

3.讨论

小儿哮喘多发生于清晨或夜间,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等。有研究显示,小儿哮喘与成人哮喘有一定差异,在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喘息反复、呼吸困难及胸闷等症状,甚至会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脏肿大等并发症。现今,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方法为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驱动使药液形成雾状,可快速沉着于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黏膜湿润,有效缓解缺氧喘气。但是治疗时间较长,加之患儿缺乏依从性,因此加强护理干预质量是确保临床疗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董灵芝.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72-173.

[2]杜莉红.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6-147.

[3]黄峰林.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09-110,112.

[4]黄月春,黄丽伟.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6):831-833.

[5]覃美香.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241-1242.

[6]王晓菲.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