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杨艳光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鲁县供电分公司内蒙古通辽市028400)

摘要:当前配电主站自动化试点建设、配电运行自动化建设是我国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并且我国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拥有集成、智能、交互性等特点。在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可以保持电力行业可以稳定的发展,并且通过科学绿色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提高。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技术特点;应用分析

一、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实施的内容

1.1一次网架以及设备的改造

建设试点工程要符合的条件为配电网网架结构布置要合理并且成熟稳定,而且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从而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大规模的改造配电网网架和更换设备。在试点区域中,还应结合配电自动化的应用需求对一些不能达到要求的部分线路进行网架优化的改造,增加一定线路的分段点和联络点,从而使网络的结构完善,线路间的互供能力增强,使供电的可靠性增强。而对于一些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一些设备,比如开关站、环网柜、配电室等进行改造,为实施配电自动化数据的检测、故障报警等加装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以及电动操作机构,通过这些设备的合理改造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的运行水平,保证配电设备的健康运行。

1.2建设配电自动化的主站

根据各个地区配电网的规模和应用需求,并且根据其发展的规划,试点工程的重点就是主站系统的建设,在主站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合理的考虑其的开放性和可靠性,还应考虑其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配置合理的系统软硬件,使系统扩展功能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中积极的应用,实现其的基本功能,并且在扩展功能深化应用中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就是构建完整的配电网分析应用的模型。

1.3建设配电终端

配电自动化终端通常是试点单位根据设备的状况和设置应用需求的合理选用以及实际的网架结构,对网架中的关键性节点采用三遥的配置,而对网架中的一般性的节点则采用两遥或者一遥的配置,而安装用户分界开关和故障指示器等设备则选择在分支线上,这样不但为配电网生产抢修指挥和运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而且还使配电自动化实时信息覆盖范围有有效的扩大。

1.4配电通信网络的建设

针对城市核心地区的不足,比如地下管网复杂、现有的可用通信资源不足等,试点单位通过通信线路与配电线路建设改造同步实施的策略,使得配电通信网的建设效率大大提高。

1.5信息交互总线的建设

试点单位因为遵循IEC61968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从而定义了标准和统一的数据交换模型,继而开发了系统间的规范化接口,而且在与能量管理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上开展了信息交互与功能的整合,实现了相关应用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应用。

1.6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体系的建设

通过对配电自动化运维相关机构和人员配置的完善以及梳理,试点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系统在建成后的稳定运行,因为配电终端设备的统一运维,使得运维效率提高,而且通过技术培训,运维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以后的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二、当前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技术特点

2.1主站系统功能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可以安全稳定的完成,通过将配电网调度、生产指挥与调控的主站系统一体化。所以在主站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一步到位作为建设的首要理念,通过构建软硬件设施标准化,从而使电网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与监控工作,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对主站系统当中的功能进行完善,将电网自愈、可视化调度、新能源接入等作为主站系统当中的主要功能。

2.2FA方式多样化

根据当前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状况而言,当前试点工程的处理模式为FA方式。而FA方式作为试点工程的处理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配电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设备现状与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处理,结合当前电网的通信需求来选择相应的FA处理方式。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是使用FA处理模式进行集中处理。由于FA方式是一种多样化的处理模式,可以根据工程当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其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

2.3配电终端的配置合理性

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完成时需要根据智能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使用设备的状况,从而实现配电终端的配置,从而保证配电中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设备运行性能与技术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配电自动化范围,提高配电网维护工作的准确度,以及提供准确的信息。

2.4通信模式结合使用

多种通信模式结合是当前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重要通信方法。其中主要是通过光纤进行网络通信,再通过无线网或者电力载波等形式作为辅助通信的方法。这种多种通信模式的结合使用方法,为配电自动化的信息通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将试点区域当中的配电自动化覆盖面积增加。

三、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应用的内容

3.1配电主站的自动化试点建设

电网自动化建设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整个电网系统要能使用集中化的方式管理,这是供电企业打造大型智能电网的基础。第二,将地图识别系统引进电网系统中,以便人们能够直观了解电网系统运行的情况。第三,引进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使电网能够以智能的方式生产和输送电力。

3.2配电运行的自动化站点建设

配电运行的自动化站点建设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配电运行的管理制度,使配电设施能够得到即时的维护。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应用配电自动设备。第三,吸收先进技术,使配电系统能应用优异的算法,提高运行的效率。

3.3配电设备的自动化试点建设

配电终端设备。配电自动化的控制方式为中央集成系统用一套优异的算法调控子电网。为了让配电终端接受控制,供电企业需为终端电网安装“三遥”控制设备,即中央集成系统可遥视、遥控、遥感子电网的运行情况。

配电网络建设。要完成配电三遥的控制,就必须先完成组建网络的工作。目前,供电企业的试点单位组建了两种网络:第一,工业光纤有线网络,这种通信的方式是最常用的通信形式。第二,以太无源光网络,这种网络构成形式不需要依靠地下线缆,它是有线网络的有效补充。

信息总线建设。在构建配电网线时,需要做好总线的建设。配电自动化试点的总线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功能整合的总线建设,这是指中央集成系统与子电网能够通过网络互动,使子网能够有效接受中央集成系统的控制。第二,信息通信的总线建设,只有做好信息通信的建设,才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提高配电自动化的质量。第三,配电服务的总线建设,这是指供电企业以服务化的思路做好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使配电自动化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求。

结束语

网络改造与网络优化作为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当中最需要落实的措施,不但提高了配电自动化进程的发展,并且可以有效的保证我国当前电力行业的经济管理、生产效益与社会环境的稳定发展。不过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处于起步状态,导致当前高级软件的应用条件不健全、信息交互缺乏相应的规范性等都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当前我国需要加大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的研究力度,使配电自动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万浩.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研究[J].通讯世界,2015(02).

[2]周斌生,宋庆烁.无线扩频在江南县级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昌水专学报,2012(04).

[3]黄毅标,叶凌.浅析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J].大科技,2014(36).

[4]万浩.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研究[J].通讯世界,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