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茜

高茜(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辽宁鞍山114000)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30-02

【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治疗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有效率95%,显效率75%;对照组显效42例(70%),有效9例(15%),无效9例(15%),有效率85%,显效率70%。2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思密达小儿腹泻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发于秋冬季。本病起病急骤,常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腹泻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本文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思密达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年龄8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5个月,病程在1~5天不等,平均2天。发病初期可见呕吐,继之出现排稀水样便,腥臭味。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全部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取粪便中病毒RNA,做核酸凝胶电泳栓测确诊。

1.2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补液,调整肠道微生态,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指导饮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口服。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1.3判定标准

根据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经治疗,3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显效;3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者为有效;3天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者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的比较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对比,见下表。

表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

对照组60429985%70%

治疗组604512395%75%

注: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后,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小肠绒毛破坏,导致肠粘膜对水分、电解质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还会损害小肠集合淋巴结,使肠道免疫功能下降,轮状病毒更易入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腹泻症状。思密达对轮状病毒所致腹泻有很好疗效,主要取决于它的药理特性。该药具有层纹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思密达可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且维持肠道正常的分泌功能,减少水电解质的流失,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利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思密达治疗,不仅有利于维持肠道粘膜完整性,保护肠粘膜屏障,且口服口感好,起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凤阁.治疗腹泻新药“思密达”学术讨论推广会.

[2]第7版儿科学.

[3]实用儿科学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