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探讨

黄锋

黄锋(湖北武穴市第三人民医院435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保守治疗疗效,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所收治的SAP11例患者应用保守疗法治疗。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现炎性腹水者11例,休克者4例,麻痹性肠梗阻者5例,胰周感染者2例,出现ARDS者4例及肾功能衰竭者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既增加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可防止胃肠肺等靶器官的损害,渡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微循环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87-01

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变化多、发展快的急腹症,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但由于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病理演变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监测手段、抗生素及新抑胰酶剂的发展,同时新中药的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增多,使SAP的治疗对策上有了概念上的更新,目前针对急性SAP主张”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已形成了较为规范化的治疗程序,即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后期出现继发感染后采用手术治疗,使SAP的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保守疗法治疗SAP患者1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本组共收集了保守治疗的SAP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3-59(平均47.3)岁,均依据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腹腔穿刺或B超及CT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外科学组1996年第二次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暴饮暴食者5例,不明原因者6例,均为非胆源性。

1.2方法

1.2.1西医治疗(1)禁食水和胃肠减压;(2)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和生化指标;(3)抑制胰酶的分泌;(4)改善全身及胰腺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并在维持有效循环的情况下适当应用利尿剂,减少腹水;(5)早期应用广谱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6)静脉营养,肠内营养;(7)保护重要器官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8)对有ARDS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以改善缺氧和胰腺微循环。

1.2.2手术治疗主要是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后期胰周感染等局部并发症而进行手术治疗。

1.2.3中医中药治疗休克者行参附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和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每20min一次,直至血压恢复正常,再以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0g/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0mL中静滴维持,必要时合用多巴胺。无休放空气者以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0g/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0mL中静滴维持,每日一次。生大黄10g于热水100-200mL溶解后温水40℃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同时经胃管注入100mL,每12h一次,直至腹胀缓解,芒硝粉100g装入棉布袋(25cm×25cm)敷于脐部,每昼夜更换2次,直至腹水消失。

2结果

11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现炎性腹水者11例,休克者4例。麻痹性肠梗阻者5例,胰周感染者2例,出现ARDS者4例及肾功能衰竭者1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目前认为SA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牵涉到胰腺微循环障碍,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释放导致MODS发生[2],尤其是急性反应期即SAP早期,由于机体受到各种物理化学感染等所致损害的侵袭,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表现出超强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进而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此期重点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改变,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监护与支持,手术则可能加重对机体的打击,加重急性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趋向于早期采用保守治疗,预防应用抗菌素,早期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后期感染则手术治疗;而采用积极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则增加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可防止胃肠肺等靶器官的损害,渡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由人参和附子两味药组成,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稳定血压的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增强作用,阻止急性胰腺炎的进一步发展[3]。参附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细胞降集率,改善血液流变性,较快恢复肾灌注。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和鞣质,具有(1)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胰酶的分泌,松弛胆道口括约肌,减轻胰管压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小动脉收缩作用,改善胰腺微循环[4];(2)增强胃肠道平滑肌活动,提高胃肠动力,促进肠蠕动,改善和消除肠道麻痹、淤滞状态[5];(3)抑制肠道内细菌移位及毒素吸收,促进肠道内毒素排泄,促进胃肠道新陈代谢和肠道营养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抑菌及对抗内毒素的作用[6]。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具有泻下、利尿、消肿、抗炎等功效。芒硝敷于腹部数小时后即有结晶块形成,说明其有吸附水分的作用,既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副反应,又能作用于胰腺炎的各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他们联合相互作用,可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用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73-775

[2]张延龄.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0-522

[3]宋文蔚,宋欣伟.参附注射液合中药灌肠对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疗效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2-23

[4]焦东海.苏雪生,沈学敏,王翘楚.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与基础研究报告。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5-7

[5]阎兆平,陈晓理,张正.大黄与肠道屏障.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411-413

[6]夏彬,向进见.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医药导报2005;24;113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