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型青光眼疾病的护理

/ 2

开角型青光眼疾病的护理

陆寿芬

陆寿芬(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1-0219-0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开角型青光眼则是隐藏在人们身边的光明杀手。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它多发生于20—6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加。在临床上发病常为双侧性,起病缓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才被发现,而此时的损害已是不可逆的。因此,正确认识开角型青光眼,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甚为重要。

1病因及发病机理

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及病理迄今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眼内的小梁网、Schlemm管或房水静脉出现变性或硬化,导致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增加所致。

2临床表现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中晚期时,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当眼压波动较大时也可出现眼胀、鼻根部疼痛,以及虹视和雾视等症状,休息后可自行消失,故易被误认为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整个病程外眼无明显变化,仅在晚期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3预防和诊断

3.1家族史具有家族倾向性1,当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进行性近视加深,或频繁更换眼镜者,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如临床上有一五口之家,有一子二女,父亲有青光眼史,二姐妹均刚过十岁就先后发病,哥哥到25岁后才发现,就诊时视野损害已很严重。

3.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3查眼底视乳头凹陷性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乳头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3.4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如上述的哥哥来就诊时视野已呈岛屿状。

4治疗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

4.1眼局部降眼压药最常用的是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以增加小梁途径的房水外流、0.5%噻吗心安(噻吗洛尔)及派立明以减少房水的生成等。目前最有效的是适利达和瑞灵以增宽睫状肌肌束之间的间隙来促进房水外流,不影响房水生成,更有利于眼前段组织的营养代谢。

4.2全身应用的降眼压药醋氮酰胺能减少房水的生成及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眼内压。

4.3视神经保护药尼莫地平、VitE、弥可保等以改善视网膜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增加营养。

4.4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不理想时,可试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改善房水流出易度,降低眼压。

4.5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小梁切除分穿透性和非穿透性两种,若手术多次失败,可采用人工植入物引流术如阀门植入等。

4.6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除与高眼压密切相关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因素。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了青光眼的多因素起因,表明近视、糖尿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病,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视神经病变[1],故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5临床护理

5.1一般护理正确对待自身疾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不暴饮暴食,每次饮水不超过300毫升,不进烟酒、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休息时枕头宜高,不穿衣领过高过紧的衣服,不束紧腰部,以免眼压升高。

5.2用药护理按时正确应用眼药,滴眼药后应压迫泪囊区(内眦部)3—5分钟,以防止药液通过鼻腔泪道黏膜吸收中毒,有心血管病(窦缓、心衰、房室传导阻滞)和慢支肺心、哮喘者应用噻吗心胺时更应注意,因其能导致心律减慢,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的进挛乱,临床上常有这情况发生,后经对症处理治好。全身用降眼压药时,应瞩病人少进酸性食物,如动物脂肪、VitC等,否则会减低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度,诱发肾绞痛,有肾结石的病人更应注意,特别是男性患者。醋氮酰胺能引起手足口角发麻,一般不必停药,可与碳酸氢钠和录化钾同服,以减少不良发应。

5.3激光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说明激光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配合事项,激光前予缩瞳并说明目的,激光后瞩患者按要求正确用药并保持眼部清洁。

5.4手术护理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前三天用抗生素眼药,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备皮、个人卫生工作),术后加强各项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辅以药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5出院指导讲解办理出院的手续和方法,教会正确用药的方法并请其演示,瞩一周后门诊复查,有眼痛、虹视、雾视等及时就诊。

6小结

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后的随访工作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但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