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优质护理模式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俊兰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2540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泰兴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一2015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行性强、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推广。

关键词:食道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应用

食道癌是消化道中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我国食道癌发病率较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常因食道癌手术期较长,吻合口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体机能的恢复。临床护理人员试图通过常规护理的完善或改进的优质护理模式,降低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为了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泰兴市人民医院外科护理组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一2015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泰兴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一2015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61.5±2.5)岁。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基础环境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病情观察等。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术前优质护理

1.2.2.1.1心理护理手术之前,由手术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主动和患者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且耐心鳃答患者的疑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焦躁等不良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乐观、积极地面对手术与治疗。

1.2.2.1.2饮食护理对于可迸食患者,指导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热量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对于不能进食患者,给予适当补液治疗,对低蛋白血症与贫血症予以纠正,保证水电解质平衡[2]。

1.2.2.1.3消化道准备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与梗阻,需术前7d给予口服抗生素溶液,发挥局部抗感染、消炎作用;术前3d给予流质食物,术前一晚禁食;手术当日早晨置入胃管;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出现排便困难[3]。

1.2.2.1.4呼吸道准备要求患者戒烟,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或者深呼吸,促进排痰。

1.2.2.2术中优质护理保证手术温度、湿度符合手术要求,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积极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此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注意患者裸露部位的保暖。此外,对长时间受压肢体或者部位予以按摩。

1.2.2.3术后优质护理

1.2.2.3.1病情观察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通知医生,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1.2.2.3.2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期间,要求患者不可下咽唾液,防止感染,发生食道吻合口瘘。术后第1天给予肠外营养,营养液剂量为250~500ml,如无不适,第2天给予500~1000ml营养液。术后3~4d,胃肠引流液减少可拔除胃管,胃肠减压停止12~24h后,给予少量饮水,术后21d如无不适,可进食普通食物。

1.2.2.3.3其他护理术后l~5d,需加强患者口腔清洁,并协助患者翻身,给予拍背,促进排痰。此外,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加快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痿、肺不张、吻合口狭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评估,<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发生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7例,非常满意的32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11例,非常满意的21例,满意度为80.0%。可见: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食道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肿瘤疾病之一,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位列第二位,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现阶段食道癌治疗方法仍然主要为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要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落实。优质护理模式作为现代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围手术期中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做好术前准备,强调心理护理,使患者乐观、积极地面对手术与治疗;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护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手术成功;在手术后,通过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其他护理等措施的落实,可以显著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8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食道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蔡玲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行性强、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桂花.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4):1940-1941.

[2]李静辉,何菊芳.优质护理在食道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4):270-271.

[3]蔡霞.优质护理在食道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168-169.

[4]陈立群.食道癌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17—218.

[5]蔡玲,李云花,蔡敏,等.浅谈食道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122.